当然,以陈晓奇的势力和财力,他是无法将苏俄那巨大的潜在需求市场截断与西方的链接的,他只是尽最大可能的去影响和拖延,以自己数年来辛苦布置下的三方面力量逐渐的在西方世界中抽取力量,补充自身,却不可能一下子完全截断那么大规模的交易,毕竟比较起来,他只有山东一地,而苏俄却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地皮。
但是,这就够了。在他的影响下,至少分润了苏俄将近一半的工业化能力出来补充到自身,并在他的影响下,中国的各地财团联手出资,通过他向西方各国搜刮这样的廉价工业设施,能买到的都拖回来,不管有没有技术工人,他们不必担心这个,因为跟山东方面的合作之中便有这足可以保证他们开工生产的技术输出和培训的内容。
陈晓奇毕竟不是蒋主席,他不可能号令全国去改变既定的国策,也不可能强迫全国按照山东的模式来重建经济,否则,以当时中国的地域和人口,完全截断苏俄的工业化也不是不可能的,但现实就是这样,容不得假设,做到现在的样子,已经是他的极限了。
除此之外,山东方面还做了另外一件令美国人非常高兴的事情,那就是在股灾之后,跟着集体倒霉的原来“美华集团”旗下的工人群体。
这个总数可能影响到十万个家庭的巨大经济体里面,绝大多数工厂在易主之后还没来得及做任何调整就直接随着股市的崩溃而大幅度贬值缩水,收购者赔的损手残脚,欲哭无泪,且没有核心技术在手,他们想要振兴起来,那得看美国的经济什么时候复苏了。
这次大衰退导致无数个家庭破产失业,原来的这些美华集团旗下也不能幸免,这其中,光华人家庭就有三万多个,股灾之后,大量的就业岗位失去,企业普遍的奄奄一息,为了保证美国国民的稳定不闹事,美国政府不得不选择继续拿这些人开刀下手,纵容各种排华事件持续发生。
便在这个时候,陈晓奇通过洛克菲勒财团向美国政府提出,主动将那些华人家庭全部接到国内来安置,为美国人至少解决三万多个新的就业空缺,减轻他们的负担,不仅如此,还可以接纳更多愿意来中国的美国工人和工程师技术人员,可以不要求他们移民,只是到遥远的中国就业而已,另外,山东方面还将追加新的造船订单,帮助美国造船业保住元气,带动就业。
这种种措施可以说都是在讨好美国人了,起码在胡佛政府看来,这时候没有什么比能够尽快的解决越来越严重的经济危机更令人高兴的了。因此他们毫不犹豫的同意这样的要求,而后在整个1930年间,巨大的反向移民潮开始出现在美国,数以十万计的人朝着苏俄和遥远的东方涌动,整个世界也开始出现不同的发展重点。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6865/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686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五章 灾难财)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修戈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