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便是朝廷工作人员参考用书编写组。
主持编撰的人是当今朝廷法家泰斗周明轩。
翻看这书,序言开篇便是道:
“法者,朝廷统治之艺术也!
天子明法慎刑,替天行道之要术!
法行则天下安,法不行则江湖乱。
……”
吴笑天看着这书写的高屋建瓴,句句精辟,真不愧是法家泰斗主持之作,想必也是代表了当今朝廷最为正统的法治理论了。
看完序言,再看目录。
从目录可知,《朝廷法治基本原理》一书的基本结构,总共分为三篇。
第一篇,朝廷法治的原理概述。
第二篇,朝廷法治的实体法概论。
第三篇,朝廷法治的程序法概论。
周明轩在序言中说道了,其实该书第一篇可谓法之总论,第二篇、第三篇谓之部门法分论。第一篇和第二篇、第三篇并非是并列关系。
第一篇统摄全书。
第二篇、第三篇分别是两个分论,对于第一篇而言犹如鸟之两翼。
翻看了目录,再看具体的章节。
第一篇共有五章。
第一章,法之起源。
“天有天条。
人有人法。
天子上承天意,下得民心,效天规,定人法,以统万民,安社稷,造万世江湖不易之秩序。
……”
看着,吴笑天忽地想到,这朝廷法治原理怎的跟自己发明的不一样呢?
在自己的发明中,认为法产生的基本原理,是基于人性的利害冲突,而非是天权神授、象天法地。
到底何种理论是正确的呢?
按照朝廷的正统法治理论,法是天子制定的,天子则是奉天意而制定江湖人的法度。
天不天,天规也是不变。
故而天子制定的法律也是不变的。
而按照吴笑天的法治理论呢?
法是一个想要追求更好的人所达成的利益均衡,这种在不同情态的下利益均衡最大化的描述就是法。
因为一群人在一个相对不变的环境中追求更好,因此就有相对规则表现,这相对固定的规则就是法。
吴笑天突然想到,其实自己的法治理论可以应用到朝廷的法治。
只需要将自己法治的情景描述为天子追求朝廷治理最优化情态即可。
一时间,吴笑天懂得了,朝廷的法治原理只是自己法治理论的一个特定方向解。
这样,看周明轩的书,又能理解着看下去了。
“不错,不错!学习够认真的!大舅舅来到你身边看了这么久,你居然没有发觉。”
郝静养的声音突然发了出来。
吴笑天从书的沉浸中回过神来,发现自己的大舅舅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站在了自己的背后,正笑意盈盈的看着自己。
“大舅舅,你来了。”吴笑天有点不好意思的道。
“嗯,好了,也学习这么久了,下去吃饭吧?”郝静养道。
“吃饭?”吴笑天讶异起来。
不是刚吃过了吗?
在七舅舅家。
我告诉过你了呀?
“呵呵,我从前听说有的人爱好学习,废寝忘食,还不信。想不到这样的事情真的发生在了我的好外甥身上呀?”郝静养极为欣慰的呵呵笑道,眼中对吴笑天充满了宠溺。
话是说他不帮自己的外甥。
实际上,他自从一听到自己的外甥要考朝廷工作人员考试,就一直尝试着动用自己的人脉要帮一帮自己的外甥了。
只是自己的能力实在是有限。
能不能帮到不知道。
再说,若是告诉自己的外甥自己能帮,或者是在帮,自己的外甥一旦认为自己有了人事,有了关系,而不好好的学习,那么就糟糕了。
于是他反其道而行之,同吴笑天明说了,他不会帮,没有关系,让吴笑天提前死了心,断了靠关系的念头,一心一意的备考。
这样对自己的外甥反而好些。
吴笑天真的凭借自己的实力考上了,那岂不美哉?
吴笑天即便没有凭借自己的实力考上,但尽了自己的全力,考了相对而言他所能的最高分数,那么后续的走关系,也要容易的多。
不过,老实说,这个走关系的,靠人事的,并不靠谱。
自己一个从乡下奋斗出来的小官员,有几斤几两,郝静养心知肚明。
郝静养他自己升迁之路就不是靠着人事关系上来的。
他靠着自己对朝廷的忠心耿耿,还有兢兢业业的奋斗。
他希望自己的外甥正道直行,而是不是走歪门邪道。
靠着歪门邪道进入朝廷的,怎么可能忠于朝廷,忠于天子,为江湖大众谋福利呢?
他现在很欣慰。
他以为自己的话语产生了作用。
断绝了关系人事后路的外甥,是那么勤奋好学上进,真正的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他刚才下去,便是去市场买菜了,买菜回来,又打了几手牌,然后方才做饭。
饭菜做好了,上来叫自己的外甥下去吃饭,顺便看看他的学习情况。
结果,他非常满意的看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幕。
自己轻轻拧开门把进来房间的时候,自己的外甥没有发现。
自己悄悄踱到他背后观察他的时候,他依然是没有发现。
直到自己暗暗观察大概有了十分钟,他仍然是在认真的看书。
郝静养端详着沉浸在书籍中的外甥,觉得他真的很可爱。
这样的少年,不进入朝廷效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8205/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820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569章 备考计划)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写出来的世界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