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锦衣状元-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朕决定的没商量(2/2)

文/天子
锦衣状元 | 本章字数:1305  | 锦衣状元txt下载 | 锦衣状元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系统之逐鹿春秋乱世摄政王窃民启明星探案集神级催眠师错误的恋爱姿势杨广的逆袭三国之吕布天下蓉大爷的逆袭河山永固之秦皇直播抗日之超级兵王最强区小队
问一旁的张左:“眼下朱学士在何处?”

言外之意,朕已经不用跟你们商量了,他已经是翰林学士了。

不过也有另外一层意思,朱浩本来就是侍读学士,难道侍读学士不是学士?

张左道:“朱学士平时在家修书,平时多问及有关礼法之事,并不在衙中办差。”

这是告诉在场的文臣武将,朱浩就算之前身兼两部侍郎,人在京城,也没有过多干涉朝中事务,而好像唐寅一样,基本是不问世事的状态。

但朱浩跟唐寅不同。

唐寅是懒,而朱浩纯粹是因为肩负的杂事太多,要过问的事情也多,所以才没时间过问朝事。

在官员们看来,朝事才最重要,但在朱浩眼中,提高生产力改变时代才是头等大事,至于当官和处理衙门中事务……谁稀罕干谁去。

朱四摇头:“这样不好,以后他作为翰林学士,应当更多参与到朝事中来,每天的朝会他都得出席。”

张左有些为难,战战兢兢道:“陛……陛下,这……这恐怕……很难做到,之前您不是也派人去劝说过朱学士,让他每天参与朝事么?但他……好像对此并无兴趣。”

朱四跟张左的一问一答,当着大臣的面进行。

其实就是提醒在场文臣武将,朱浩不是你们想象中那么简单。

别看朕现在一门心思要把他提拔上来,但人家未必领情呢。

朱四又打量黄瓒,问道:“黄卿家,朕记得你与朱敬道素来交好,可知他才学如何?”

黄瓒道:“朱学士大才,当今天下少有与之媲美者。就连他的诗词,也被人称颂一时,他在翰林院时所修书卷,旁人无法改动一字。”

这就等于是找人替朱浩吹牛逼。

不过有一点没说错,那就是朱浩的才学的确受到当今世人的肯定。

但仅仅是在诗词上的才华。

可惜任何时代,会写诗词的人不代表其就会做官,有多少诗词名家最后连个官都没当上?凭什么说朱浩诗词作得好,就有资格当翰林学士?

朱四又望着礼部尚书席书问道:“席卿家,你认为,敬道在礼部这些日子,可有做到对朝事的尽职尽责?”

这个问题问得……

席书不太好回答。

作为礼部尚书,一切都当实事求是,而朱浩在礼部中,根本没干什么活,说他是负责议礼吧……这小子只是刚开始时在朝堂上提出过“本生皇考”的建言,其后就没了贡献,最近更是连朱浩的人影都没见到。

说朱浩尽职尽责?

尽个鬼啊!

席书低下头,精神回答:“回陛下,礼部衙门内已许久不见朱浩人影,他未对礼部事做过多参详。”

在场大臣闻言都有些懵逼。

你席书不是跟皇帝一伙的吗?

怎么还拆台呢?

朱四笑道:“看到了吧?朕的臣子能做到实话实说,不会因为朕对朱浩器重,就随口胡诌,而且朱浩很明显,本身并不贪恋权位,朕所求只是要在用得着他的时候,随时能找到他,仅此而已,而不是像你们想的那般,每时每刻都用他,甚至让他独揽大权。”

这话说得……

歧义甚大。

很多大臣都在想,皇帝其实就是独宠一人,朱浩也就是前朝的江彬或是钱宁,只是跟那些佞臣不同,朱浩乃文官,还有着状元的光环罢了。

现在不得不慎重考虑一下,朱浩的状元究竟是如何来的。

那可是在新皇登基后才考中……里边会不会有私相授受的成分?

朱四道:“此事便如此定下来,还有人有意见吗?”

在场大臣经历过左顺门事件后,能站出来发声的人已经很少了。

本来指望杨一清能带来一股清风,荡涤朝中妖氛。

但可惜……这股风明显没起势。

朱四再道:“既然都没意见,再议论一下议礼翰林学士的人选,朕推举桂萼,你们有旁的人选也一并报上来吧!”


状态提示: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朕决定的没商量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朕决定的没商量(2/2) 返回《锦衣状元》目录下一章: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唯一的翰林学士(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