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锦衣状元- 第782章 无用武之地(2/2)

文/天子
锦衣状元 | 本章字数:1234  | 锦衣状元txt下载 | 锦衣状元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乱世摄政王错误的恋爱姿势男主攻略手册窃民启明星探案集流年记事簿系统之逐鹿春秋古代混血儿谍影:命令与征服三国之吕布天下杨广的逆袭三国志死亡难度
于还是忍无可忍,走出来进言。

“陛下,馆选之事,一向乃我大明科举后最着紧之事,关系到翰林院的兴衰荣辱,新科进士入馆,能安定人心,同时为大明储备人才,其中佼佼者更可成为朝廷栋梁,为何陛下要取消馆选之事?”

杨廷和说得也算客气。

只简单谈了谈,认为有馆选的必要,而皇帝你取消馆选,那就是你的错。

朱四道:“杨阁老不提,朕也要说说呢,上一届庶吉士,入馆没两年吧?这时就选新的进来,那前面的算怎么个说法?这一届就不选了吧。以后选不选,要看实际情况,朕认为本次所选进士人数众多,应该尽快将他们充实到朝中需要他们的地方,诸位卿家还有别的意见吗?”

皇帝说话的口吻,非常强硬,一点都没有跟在场大臣商议的意思。

历史上嘉靖二年进士,的确没有进行馆选,综合原因也是因为皇帝跟首辅大学士之间的矛盾。

而且自嘉靖二年起到万历八年,二十科之中,有九科没有选。

杨廷和最不喜欢皇帝用这种近乎命令的口吻说话,一点都不在意大臣的意见,就好像通知你一声,朕已经做出了决定,你们爱咋咋地那种感觉。

这是把朝堂当成发号施令的地方?

“陛下。”

杨廷和继续咄咄逼人,“若此番不馆选,是否要对新科进士有个说法?”

朱四正色道:“说法?以往不馆选的时候,也都要有说法吗?既要说法,那朕也就明言了,以后若是遇到哪一届殿试后,翰林院中青黄不接,人员不齐备,就会进行馆选,反之则不选。馆选不过是对翰林院的查漏补缺,难道诸位卿家真的以为,几个庶吉士就能动摇国本吗?”

本来很多人都站在杨廷和那边,认为不馆选是乱来。

可听了朱四的话,却又觉得皇帝说得很在理。

选不选庶吉士,本来就是看情况来定,难道每个考中进士的人,都指望以庶吉士的身份进翰林院,甚至能在翰林院体系中混出名堂?

别做梦了。

有几个庶吉士出身的人能混到侍读、侍讲的高位?

多数还不是三年之后外派?虽然入馆的确是很有面子的事,但比起考中进士当官,入馆只是锦上添花,更多是要进翰林院中过清苦的日子,很多追求名利的人,更在意是否能早点放官缺。

朱四又道:“朕不觉得眼下翰林院内青黄不接,人员很多,平时都没事干,否则为何朝中一有大事,总会出现他们的身影?只有人少了,才不会出现人浮于事的情况,那些翰林也可以好好为朝廷做点实事!而不是没事就旷工,或是请休,简直把朝廷制度当儿戏。”

这话分明是意有所指。

这是谁把皇帝气着了?

又是朝中有事就有其身影,又是没事就旷工请休,难道说的是杨廷和的儿子杨慎?没听说杨慎这么消极怠工啊。

还是说……

这在暗示先前带着翰林们一起上奏劝谏君王的朱浩?

是因为上一届的翰林把皇帝给惹着了,所以这次皇帝对翰林院进行反制,不给你们进行馆选了,让你们青黄不接,这样就少了一群自诩清高的家伙对朕指指点点。

杨廷和本来还觉得皇帝在无理取闹。

听了朱四的话,他明白了。

皇帝这是早就对那些翰林怀恨在心,终于找了个机会,行打击报复之举。

“杨阁老,这一届,怎么都会有鼎甲三人入馆,朕觉得有他们在,就够了,剩下的……还是看他们个人际遇吧。四百名新科进士,朝廷官缺众多,总有他们的用武之地!”

辞旧迎新,过年好!


状态提示: 第782章 无用武之地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782章 无用武之地(2/2) 返回《锦衣状元》目录下一章:第783章 亲兄弟明算帐(新春大吉)(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