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这两人,吴永就要文雅得多:“吴家藏书千卷,若是王兄有意,吴某随时扫榻相迎。”
看着谈笑风生,刻意示好的三人。
廖立哭笑不得,他来洛阳半年,对于这三人可不陌生。
太学内谁不知道,这三人都是眼睛长在脑袋上的存在?
江琛同样也被这三人的热情弄得有些手忙脚乱,好在他身旁还有王黑。
这小正太摆出一副理应如此的表情,他先代江琛同意董喜抄录《师说》,不过董家必须用十卷孤本典籍交换。
董喜满脸肉痛,可还是咬牙答应了。
江琛彻底懵了,来自后世的他,虽然知道在纸张普及,以及印刷术还没发明之前,文化传播极为艰难。
可仅抄录就得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江琛他还真没想到。
“你们王家没书可换,那就折成一千金吧。”王黑看向王义,开口就是一千金,后者面露感激,连连拍着胸脯答应下来。
吴永着急看着王黑,后者飞快报出一堆书名,江琛看到吴永面皮抽动,十分明显,吴家的藏书早就被王黑盯上了。
最最让江琛麻木,便是吴永最后还真答应下来了。
唉!早知《师说》这么值钱,我还开什么喜茶店啊,直接来洛阳卖文不就行了?
其实,这里江琛陷入一个思维误区。
《师说》虽然寓意深远,但要得到众人追捧,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好比今天,他在卫仲道步步紧逼的情况下写出来,便是应了天时。
写出来的地方乃是蔡邕府上,便是应了地利,至于人和,可以理解为话题性。
一个前来蔡邕府上拜访求教的士子,因为一点小事被蔡邕弟子刁难,逼得写出一篇用来自白、辩驳、乃至阐述何为‘师’的奇文。
这么多的因素凑在一起,又有一群地位不低的见证者,这篇文章不火都不行啊!
而董喜三人天天守在蔡邕府外,除了觊觎人家女儿外,更为关键便是搭上蔡邕,从而实现各自家族在董卓统治下的自保。
蔡邕为何能得董卓青眼,不就是名闻文坛吗?
那么花费代价,蹭上江琛写文这波热搜,他们会不会去做?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42702/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4270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50章 买文还是买名)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绿衣卿相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