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我在镇抚司探案那些年- 第三百九十四章 插旗(2/2)

文/十万菜团
我在镇抚司探案那些年 | 本章字数:1519  | 我在镇抚司探案那些年txt下载 | 我在镇抚司探案那些年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我的天尊妈妈(全)沉沦的妈妈柳淑云闪婚之老公还是原配好疯狂的贤妻(给老公穿女装)淫墮乳牛全能操控淫悦二次元人脑黑客妻子的心牢(第一人称版)我的好兄弟 替我开发娇妻清茗学院同人(刹那雪)非凡人生(娇艳人生)全
要一份。”

茶楼的食客们都是不差这个闲钱的,一名穿着长衫的中年人买了一份,目光落在头版上,便是一惊:

“传言是真的,这么多大人物都入狱了!”

这两日,便有传言称,景王爷正彻查朝堂,寻找叛国奸臣,说是要拉下来一大批。

“吏部尚书张谏之,竟也是国贼?!”一名茶客震惊不已,继而怒骂:“该杀!该杀!”

“此等佞臣,若是不除,国将不国!”

“奸佞这般之多,当真触目惊心,触目惊心!”一名读书人拍桉而起,义愤填膺:

“无怪乎奸贼横行,就连那镇抚使都是大贼,如何能肃清朝廷?”

底层民众对朝堂所知极少,很容易被带节奏。

“这……宋太师怎么也在上头?”也有人大惊失色,意识到不对劲。

宋九龄乃京都大儒,两代帝师,这个年代的文人类似后世明星,并非无名之辈。

一名茶客突然冷哼一声,说道:

“是非真假,全凭这朝廷报纸来说了。依我看,陛下遇刺,绝没有那么简单,否则,为何京都晨报都关了?怕人说什么?”

“不是说,是有间谍混入了六角报社,才封掉的?”

“这种事谁说得清,而且,六角报社可是齐公子创办的,岂不比这朝廷官报可信?”有人冷哼。

“可齐公子,已经不在了啊。”

一声叹息,整个茶楼内安静了下来,人们脸色一暗。

关于齐平为国捐躯的消息,早已传开。

起初人们是不信的,但随着这么多天下来,齐平再没有出现,人们终于确认,那位帝国天骄,如彗星般崛起的年轻人,陨落在了那个夜晚。

阿七听着人们的议论,脑海中,想起了当初东城被封,那个救了他娘亲的年轻人。

他后来才知道,对方就是大名鼎鼎的齐公子。

那样耀眼的人也会死吗?

他背着布袋往外走,迎着初升的太阳奔跑着,心中怀疑着。

可如果没死,又能在哪里呢。

……

……

与此同时,北境官道上,一道长长的车队行使着。

这是一个大型商队。

二月末,南方已经气温转暖,但在北境,还是最寒冷的时候。

尤其雪灾的缘故,从天空俯瞰,茫茫旷野上,一片荒凉,除了黑色的山峦,便是未融化的积雪。

这种天气里,寻常百姓极少会走远路,倒是商队,络绎不绝。

很多想要出门的百姓,也会跟在商队中,以寻求庇护。

齐平三人在休整后,便以探亲的名义,跟进了这一支大型商队。

而密谍临走前,也动用镇抚司在本地的势力,为三人伪造了更真实的身份,加之易容,以及通讯不畅,足以骗过沿途官兵探查。

“朝廷不可能正大光明搜捕太子,只要我们不被不老林和禅宗的人找到,就可以安稳抵达幽州城。”杜元春如是说。

齐平补充道:“前提是对方被骗过去,而且黑狗血真的有用。”

两人默契地没说的是,即便“欺骗”成功,其实也只能再为他们争取一段逃亡的时间而已。

毕竟,只要销毁了那些衣物,重新“占卜”,仍旧可以锁定。

如此忐忑地又过了数日。

某个傍晚,眼看着天黑前无法抵达最近的城池,商队宣布停下露营。

一时间,商队中的人们纷纷走下来,从附近搜集木柴,准备引火。

“我们也下去休息下吧,”车厢内,杜元春合上手里的简易地图,脸上终于露出罕见的笑容:

“前面有座大城,明天进城可以休息下,等过了这块地界,距离幽州城就近了,等进入北方军的范围,朝廷的影响力会大幅削弱,威武大公如果派人接应的话,再往前走几日,也许就能相遇。”

这一路上,三人并没有闷头跑路,而是尝试启用部分密谍,向幽州城方向传递消息。

但,为了安全起见,传出的消息,也只提及了模湖方向,不过,只要双方相向而行,总是越走越近的。

“真的吗?”裹着棉袄的太子期翼地问。

这几日,赶路虽然不那么劳累了,但她几乎夜夜失眠,整个人瘦了一圈,鹅蛋脸变成了瓜子脸,这时候看到希望,眼眸中的光彩放出来,扭头看向齐平:

“先生,我们快安全了。”

齐平笑着说:“是啊,放心,我们很快就安全了。”

心中,却生出一股子不安来,总觉得杜元春在插旗。

就在这时候,他突然听到一阵声响。

------题外话------

感谢书友:辰冠希2000币打赏支持!


状态提示: 第三百九十四章 插旗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三百九十四章 插旗(2/2) 返回《我在镇抚司探案那些年》目录下一章:第三百九十五章 师兄的过去(快捷键→)

推荐阅读人间罪恶假太监:女帝看破后,我天天被重用假千金算命火遍全网,家人哭惨了蛇骨阴香星能玩家请勿遵守规则规则怪谈:嘘!他不是人上嫁全职高手之落第骑士年代锦鲤文的炮灰大嫂重生了全家偷听我心声后,把女主嘎了激荡年代,我为祖国守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