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勾着嘉珩的脖子,宣瑜倒是说得轻松,可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办下来,却是一点都不轻松呢。
“你放心,我定然会做好这一切,即便是将来有一日会兵戎相见,我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兵戎相见?”
微微蹙眉,宣瑜想着这四个字的背后该是怎样的血雨腥风,但心里却总是觉得事情不会发展到那一步。
毕竟太后只是贪恋手中权力,又不是真的丧失人性,况且嘉珩被夺了皇位难道她自己一个老女人就真的能被权臣拥戴上位,上演另类的武皇登基史吗?
“阿瑜?阿瑜?你怎么了?”
“……啊?”
猛的被嘉珩的呼唤惊得回神后,宣瑜才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因为想事情太过认真而陷入了发呆中,这会儿才对上嘉珩担忧的眼神恍惚一笑道……
“没什么,我就是累了,哦对了……你吃饭了没?”
深深地望进宣瑜的眼神里,明知道她这是在岔开话题,但嘉珩还是没有戳穿道。
“既然累了,我叫奴才们准备膳食,我们一道用过后在休息可好?”
“嗯嗯。”
乖乖的点头,不再这个节骨眼上让嘉珩担心自己,便是宣瑜唯一能做的事情了,至于其它的……
似乎都按照正确的方向发展。
……
翌日。
帝后大婚三日的假期结束,嘉珩第一次以正式的帝王身份莅临早朝,无论是这排场还是朝臣,亦或者是嘉珩自己,都象征了新的开始,新的朝堂。
“臣等拜见圣上,恭祝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江山众在脚下,群臣高呼叩拜,坐在龙椅上的感觉就是如此,却让嘉珩没有半分喜悦,有的只是淡淡的拢着一双剑眉。
“众卿平身。”
“谢圣上。”
众臣起身后,嘉珩抬手,身后的官吏便上前宣旨,而这旨意自然是已经跟三皇子和四皇子商量过的了。
“圣上有旨,今册封先帝三皇子和炎晓为益王,赐封地益州;册封先帝四皇子和炎旭为青王,赐封地为青州。益王,青王二人领旨后即日启程前往封地,不得有误。”
“臣弟领旨谢恩。”
大殿上的青王和益王两人纷纷叩首接旨,而其它的朝臣们都对嘉珩这一登基后的第一道国政旨意有着不同的看法。
只不过如今圣旨已下,嘉珩事先也没有跟任何朝臣们商量就有了如此的决断,即便是如今再有什么异议,都已经于事无补了。
于是,这朝堂上的臣子们也纷纷明白过来了,只怕如今的新帝有自己的决断,哪里需要他们这些人的左右呢。
不过?
比起这一道圣旨的下达,中宫太后的反应也是嘉珩和宣瑜意料之中的。
……
中宫内,被请来的定太妃坐在下首位上,听着太后闲聊,可是自己的心中却是七上八下的十分担忧。
也不知道今日新帝临朝,自己的儿子会处于一个怎样的地位呢?
“怎么?定太妃看起来有些深思恍惚,可是身体不适吗?”
“多谢太后关心,妾身无事。”
“哦?可哀家却觉得你面色欠佳,还是要好好的调养才好,如今四皇子也被封了青王,即将前往封地,那青州路途遥远,怎么能适合休养呢,不如定太妃就留在哀家的身边吧?
一来是可以安心养病,二来也可以跟哀家作伴,不知道定太妃意下如何呢?还是定太妃不想跟哀家一道吗?”
太后说话向来不喜欢被别人拒绝,更是连这后话都给堵死了,如此的言论,只怕定太妃除了叩首之外,再无别的选择?
可一想到要跟自己的儿子分开,相距如此甚远,定太妃的心里自然还是要冒死恳求一番的……
只是至于这结果嘛,却是早已意料之中的。
“妾身叩谢太后娘娘的恩典,只是妾身命贱,怕是原本就苟活不了多少时日了,与其在太后身边过了晦气,不如求太后恩赏,让妾身在这短短余生的数日里在自己儿子身边吧?”
居高临下的看着这殿中叩首的女人,太后这张老脸上难得有几分哀痛之色,这母亲对儿子的情意,她不是不明白,只不过……
“定太妃此言何意呀?怎么好端端的说起如此丧气的话来,既然哀家将你留在这宫中养病,自然是要保证你这病定会完好如初的,怎么会说些这样的话来,当真是不好呢。
且不说被哀家听了如何,只怕是连青王听了也不好呢,是吧,青王?”
话落,被惊了一跳的定太妃慌忙抬头,顺着太后那眺望的眼神望去,果然看见青王已经从中宫的殿外大步而来。
“臣拜见太后娘娘。”
“嗯……青王如今有了封地,是要即可动身离开京都了吗?”
“回太后娘娘的话,臣奉了皇兄的旨意,的确是要离开京都前往青州封地了,只是臣打算带着母妃一同前去,却听宫婢们汇报,太后娘娘您请母妃来中宫喝茶叙旧,这才特此前来打扰,还望太后娘娘恕罪。”
一番解释落定,青王已经径自搀扶着定太妃起身,更是直直的对上太后的眼神缓声道。
“想必太后娘娘也知道,臣的母妃身体不适,怕是不能久跪,臣听闻前日嘉瑜郡主就是因为久跪而卧床数日不起,而臣的母妃年事已高,更不是嘉瑜郡主那样的年轻人,更是久跪不得了,还请太后娘娘见谅,臣愿意替母妃长跪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43402/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4340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061章 后宫升职记59)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若水亭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