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素来喜爱卫公子费的赵慷,就派了一支军队护送卫公子费回到卫国,在经过了一番周折后,将卫公子费扶上了卫王的位置,即是如今的「卫王费」。
从那时起,魏卫两国原本地位平等的盟约,就逐渐「变质」了,「卫王费」作为魏王赵慷当初喜爱的干儿子,对魏国极为亲善。
据说当时有卫国公卿劝阻卫王费,但卫王费却信誓旦旦地表示,他这个王位,是魏人帮他夺取的,魏人是不会害他的。
当然,这话其实也没有错,魏国从始至终都没有坑害卫国的意思。
只是卫王费继位后,卫国与魏国的关系,就逐渐从「兄弟」变成了「小弟」,而待等赵弘润的父亲、魏王赵偲这位强势的魏国君主夺了王位后,魏国与卫国间这种「大哥」与「小弟」的关系,就愈发稳固了。
在魏王赵偲有意无意的引导下,卫国在有些方面的发展,逐渐停滞了下来。
比如说卫国的冶造技术。
当时卫王费表示,反正老大哥魏国的冶炼技术比咱们强那么多,本国还发展什么冶铁工艺,浪费资金,军备什么的,直接管魏国购置就是了。
就这样逐渐、逐渐地,卫国渐渐成为了魏国的附庸——在这种情况下,魏国的确是没有理由去坑害卫国。
因为毫无威胁嘛。
因此,似南梁王赵元佐在这次战争中的某些行为,事实上魏国朝廷与魏王赵元偲,都是抵触的,只不过南梁王赵元佐先斩后奏,又为魏国击退了韩国的军队,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魏王赵元偲与朝廷,也不好多说什么罢了。
事后,魏国主动联络卫王费,打着「支持卫国恢复建设」的旗号,表示愿意资助一笔钱粮帮助卫国恢复国内建设,纵使卫王费此前对南梁王赵元佐,以及户牖侯孙牟、苑陵侯酆叔等援军袖手旁观的行为有些不满,这份不满很快也就烟消云散了。
然而,卫公子瑜却无法接受这种事。
因为他感觉,魏国对待卫国的态度,越来越‘随意’,仿佛卫国这个盟友对魏国来说已可有可无。——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
在卫瑜看来,想要得到魏国的‘尊重’,首先得让卫国变得强大,摆脱魏国的控制,就像「卫王纠」时代那样。
因此,卫瑜此番前来大梁,出于某些原因以外,也是想见识一下大梁的繁华,看看能否从中学到什么。
顺便,看看魏王赵偲的几个儿子对待卫国的态度——虽然魏王赵偲待卫国还算亲善,但难保下一任的魏王对卫国不会有其他看法。
而让他感到意外的是,在他抵达大梁的首日,他就遇到了魏王诸子中风头最盛的魏公子,肃王赵润,并且,这位魏国公子对卫国似乎还抱持着好感。
不过在与这位肃王殿下交谈的期间,卫瑜也明显感觉出,这位魏公子对卫国的善意,就像他方才承诺「日后定会设法惩治户牖侯孙牟、苑陵侯酆叔等人」的承诺,那仿佛是建立在一个居高临下的高度上——不能说是施舍,但也绝非是平等地位上的控诉与赔偿。
『大国的傲慢呐……』
当晚,在赵弘润与卫瑜结束谈话后,卫瑜躺在肃王府东院的厢房床榻上,暗自感慨着。
其实他对赵弘润这位表弟的印象极好,毕竟以赵弘润如今的权势与地位,还能放下姿态,毫无架子平等地与他接触,甚至于还自称小弟,这在他看来,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品德。
但遗憾的是,纵使是这位德才兼优的魏公子,在提到魏卫关系时,主观态度也难免颇为强烈,虽然口口声声说「这件事我一定会给你一个交代」,但却没有询问卫瑜想要什么样的交代的意思。
就仿佛魏国能给卫国交代,这已经是非常了不得了的样子。
这种感受,让卫瑜感觉非常不好。
当晚,赵弘润将表兄卫瑜一家五口(包括一位侧室),皆邀请到肃王府,盛情款待。.しxs520.
期间,他还将自己府上的女眷们,包括换上了女服的秦少君,逐一介绍给表兄卫瑜,这一方面让卫瑜感受到了这位表弟的权权盛情,另一方面也感受了莫大的压力。
楚国汝南君熊灏的长女芈姜、秦国公主赢璎,似这等分量的联姻,如何不让卫瑜感到压力剧增?
待用过晚饭后,卫瑜一家五口原本欲告辞住到城内的驿馆,但赵弘润硬生生挽留了下来,邀请他们住到肃王府东院的厢房。
卫瑜的妻妾心中当然欢喜,毕竟她们也明白赵弘润这位魏公子在大梁的权势与地位,能与这位魏公子攀上亲份,她们一家在大梁自然可保相安无事。
只是卫瑜的心情有些复杂。
在逐渐了解了这位表弟的性格与为人后,卫瑜必须承认,这是一位值得深交的亲戚,但因为某些原因,卫瑜内心其实并不希望与这位表弟太过于亲近。
待安顿好卫瑜的妻儿后,赵弘润将表兄卫瑜单独邀请到内院的花园里小酌。
一看这架势,卫瑜便猜到这位表弟多半是打算与他谈谈「最近这次战争期间」的某些事。
果然,在彼此喝了一杯后,赵弘润舔了舔嘴唇上的酒水,诚恳地说道:“关于这次战争期间,卫国遭受的劫难,我深表遗憾。当时南梁王驻军在原阳、酸枣一带……”
在解释这件事时,他尽可能地淡化了南梁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43696/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4369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313章 初见(二))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贱宗首席弟子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