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1号编钟上的铭文形体修长,笔划细而首尾如一。
虽然看起来整齐美观,笔势圆转流畅。
但是从形体上看,又于中原一脉相承的甲骨文-篆文-小篆体系不尽相同。
西周时期的楚篆,与中原诸国的大篆还没有多大区别。
直到春秋末期至战国中期,楚国才在篆书的基础上,附加鸟形装饰,演化出了和中原文字差异较大的鸟篆、虫书。
1号编钟上的铭文,只是在形体上偏向楚篆的修长风。
倒是没有将文字线条的表现形式,转换成装饰性的鸟形、虫形和鱼形等动物纹饰。
只是,就算是大篆,也有点超出陈翰的知识范围了。
他的技能点,是点到小篆上的啊...
小篆是从秦国文字上演化而来的。
因为是秦国一统了天下,所以在汉字发展史上,秦系文字代表了汉字发展的主流,六国文字仅代表了支流。
所以,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字可以分为两系,即秦系文字和六国文字。
m1号墓里的编钟铭文,显然是属于六国文字体系,而且还是六国文字体系中,独在南方发展的楚国文字...
精通小篆的陈翰,面对这169个楚国大篆,也有些手足无措。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46031/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4603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一百零二章 楚系文字)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顾屈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