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比起关注学术的东西,更愿意去关注娱乐圈,关注明星,关注网红。”
“任何一个人,只要在网络上能够获得名气,那在网络上的影响力绝对是远超学术界人士的。”
“恰好,清华那位韦教授在网络上的突然爆火,启发了不少人。”
“现在已经不是埋头做学术的年代了,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
“学术圈也不能够一成不变了,既然韦教授的爆火,能提高大众对数学的热情和了解,那其他学术领域,也可以试着借鉴一下嘛。”
“而且比起其他学术领域,我们考古学是最急迫的!”
“我们考古学,现在越来越冷门了,最近十年,全国各省的文科状元里,就没有一个报考考古系的。”
“报考考古学的文科生数量,也是所有文史专业里倒数的!”
“再这么下去,恐怕再过几年,可能都没有新鲜血液了,华夏考古的未来岌岌可危啊!”
“所以,最近两三年,上头都在琢磨,怎么将考古学推向大众,让大众产生兴趣,重点是让年轻人喜欢上考古学,加入考古大家庭。”
“既然目标群体是年轻人,那就要用年轻人能够接受和喜欢的手段。”
“比如,通过明星学者的影响力和榜样效应,来影响年轻人。”
“我们考古学界,如果有适合的人选,那也是可以打造一个明星学者的嘛!”
“这不,刚好你出现了,简直是瞌睡送枕头。”
“长得帅,又是世界最早面条出土物的发现人。”
“年轻、有话题,能吸粉,具备了成为明星学者的所有条件。”
“上头这是打算试一试能不能把你捧出名气,借此吸引和唤醒年轻人对考古领域的兴趣。”
“最好能带动考古学系的报考率呢!”
“暂时来看,效果还是挺不错的嘛!”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46031/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4603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三十四章 打造考古学领域的明星学者?)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顾屈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