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初夏,天气远不如三伏天的炎热。/p
窗外的鸟雀正“叽叽喳喳”的叫着,夏风送来的缕缕花香沁人心脾。/p
“蜀……蜀道难,蜀道难……难于……上青天”/p
永璘被刘夫子抽查课文,神色痛苦地向天望着,半天知会不出来几句。/p
刘夫子被气得胡子一翘一翘地。/p
“十七阿哥,老夫托您上点心呐。您背的都是些什么啊?”/p
永璘转了转发晕的脑袋:“我背的《蜀道难》啊,夫子你糊涂了!”/p
“噗嗤—噗嗤—”/p
初念小小的一只躲在书后面偷笑。/p
刘夫子听见笑声,一眼扫过去发现是自己最爱的学生,歇下了脸上的狠厉,半哄着似的说道。/p
“殿下,您来背《蜀道难》。”/p
初念毕恭毕敬地站了起来,先给刘夫子揖了礼,紧接着软软糯糯的童声在屋子里响起。/p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p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p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p
初念背完后,背着两手站在那里还冲两人眨了眨眼。/p
刘夫子赞许的看了看她一眼,但转身无力地叹了口气,语气颇有些恨铁不成钢。/p
“朽木不可雕也,老夫气死也是常事。”/p
永璘有些难过:“夫子,我已经很努力的背书了。”/p
刘夫子冷哼一声:“但凡十七阿哥将对待陈夫子一半的热情用在老夫身上,您的成绩也不至于这么差。”/p
永璘不爱诗赋文墨,只爱刀枪棍棒。/p
学堂里头教武艺的陈夫子是个三十多岁的习武之人。/p
陈夫子早些年上过战场杀敌,立下了不少战功。/p
后来在战场上受了伤拿不起兵器,回了京城,弘历觉得委屈了他,就让请他来了宫里学堂教武艺。/p
崇尚武艺高强的永璘对陈夫子热情有加,天天跟在陈夫子的屁股后面转。/p
但陈夫子一介粗人,大大咧咧的,也没把宫里的皇子当回事,认定对方是混吃等死的高门子弟从来不教武艺。/p
这也导致了永璘跟初念从未上过武艺课,骑射根本上是一窍不通。/p
尽管这样,永璘还是屁颠屁颠地跟在陈夫子后边儿端茶倒水。/p
这厢,永璘听了刘夫子的话,有了丝丝愧疚。/p
他不喜欢诗文,读的时候满脑子的“之乎者也”快要把脑子给涨痛了,所以连带着有时他也不太尊重刘夫子,还辜负了颖妃娘娘和皇阿玛的期望。/p
他知道自己的脑子并不聪明,比不了皇妹那般的聪颖。/p
皇妹不过总角之年,就能背诵出许多诗文,每次考核都是甲等。/p
永璘暗暗伤心了一阵子,但抬头之时脸上的神色有恢复如常。/p
“夫子,再给我一天时间,我保证背下来。”/p
刘夫子瞪了永璘一眼。/p
“十七阿哥可要说到做到,要不就休怪老夫不给您面子了。”/p
弘历很注重皇子公主们的学识涵养,甚至默许了夫子使用非常手段。/p
刘夫子说出这话的时候,有恃无恐。/p
虽然也不可能真的动手,但让学生罚抄诗文集也是可以的。/p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5061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5061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蜀道难)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籽籽桉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