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大家没看错,这本书要上架了。/p
很突然对吧,我也觉得很突然。/p
通常来说,二十万左右上架是正常操作。/p
但是因为我用的一个全新的笔名从头开始,所以十七八万字的时候才来的试水推。/p
编辑就跟我商量,先多吃几个推荐,把收藏和热度拉起来再说上架的事情。/p
什么时候晋级失败,再说上架的事情。/p
说到这儿,读者老爷们也应该明白,晋级大概率失败了。/p
这一周的推荐比上周还要好上一些,但意外的是,数据增长却差了一截,追读涨幅也变慢了。/p
仔细想了想,或许就是题材的问题吧。/p
藏在一堆重生金手指之间,或许的确没什么让人点开的yù_wàng。/p
好在选择这样的题材,这些东西都是早有预料的。/p
不过令我欣喜乃至感动的是,我还有这么多支持的书友。/p
不是因为前作的积累,不是因为个人的名气,只是简简单单地喜欢这本书,喜欢这个故事,喜欢这个题材,所以愿意跟读、评论、投票乃至打赏。/p
这是让我真正感动的事情,所以在编辑跟我说,需不需要倒v到20万字的时候,我直接拒绝了。/p
写了就写了,发了就发了,再重新收钱就没什么必要了。/p
同时,解释一下笔名。/p
相信读者老爷们都看出来了,这本书多少还是有些奔着影视去的念想,当然成不成功是另外一回事。/p
那么在这个基础上,原本那个笔名确实多少有些不合适了。/p
主旋律不允许i片....../p
再说说书本身,有几个点需要跟读者老爷们交待交待。/p
首先,官场上的情节,不能写得太深,同时尺度的把握和官员的塑造需要更加谨慎,当前的大环境,懂的都懂。/p
要是有人说:/p
“哎呀,你这个太浅薄了!根本不懂官场!”/p
“你写的就是坨屎,我知道的当官的根本不是这样。”/p
“这写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哪有xx官员会这样的!”/p
我只能说,你说得都对,你说什么是什么。/p
其次,整本书的基调是相对伟光正的。/p
说实话,我并不觉得伟光正是什么问题,有问题的是不讲道理没有血肉的伟光正。/p
现实中,我们国家从来不缺乏这样伟光正的人物,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人,我们才能拥有如今这样的生活。/p
就像有句话说的,中国人总是被我们中间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p
他们甘于奉献,安贫乐道,只为了心头的信仰和人生的追求,我们不一定要像他们一样去过那样的日子,但我们该对他们报以崇高的敬意。/p
这也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p
这句话并不是空话,事实上,书里主角的那些做法与构想,都是来自于真实的案例。/p
真的,都是有据可查实打实的。/p
我只是将来自不同背景不同地方不同时候的这些案例放在一个剧情框架下,进行了重新的编排组合,添加了一些细节和艺术性。/p
土地流转集中、规模化药材种植、高校-支部-农户思想互动实践、以及后续还要展开的内容,都有现实的映照。/p
(老实讲,这也是我敢写这个书的原因,不然这种内容网文作者哪敢乱碰啊,稍不注意就踩雷了。)/p
那些一个个案例背后鲜活而具体的人,是比书中看似无所不能的主角更值得钦佩的。/p
最后,就是成绩上了。/p
虽然数据完全算不上好,但我写作的动力却比以前都要强。/p
因为含着个人实现,还带着我个人对近十几年农村沧桑巨变背后的探寻和记录。/p
即使我们都知道,未来他们的发展会变好,但依旧想看看他们是怎么一步步好起来的,那一项项政策又是如何通过一层层政府的手慢慢转化为实打实的现实。/p
不止你们代入了进去,其实我也代入进去了。/p
成绩能好起来,我固然喜出望外,开心不已,毕竟都不是纯粹为爱发电。/p
但若是成绩差些,我也愿意把这本书好好写完,就当给自己的写作生涯求一个心安。/p
好了,废话半天了,就一点:/p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p
今天上架!/p
今天上架!!/p
今天上架!!!/p
第一章晚上八点发。/p
第一章晚上八点发。/p
厚着脸皮求个首订,看看能不能凭借首订数据,就像虎山村一样,在绝境之中,逆天改命!/p
感谢!/p
敬礼!/p
啪!/p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50925/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5092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94章 上架感言)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夏清侯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