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打压一部分,拉拢一部分用来瓦解这个阶层,最终为大楚帝国取代明王朝创造有利条件。/p
这也是为什么大楚帝国的登极恩科要在渡江战役发起之前举办的缘故,先举办登极恩科,把信号先传出去,这样等大军渡江之后所遭到的抵抗也会小一些。/p
礼教部尚书宋章出了行宫后,又返回了礼教部衙门召开会议,并进行登极恩科的最后准备工作。/p
次日,汉阳城里的一座小茶馆里,几个衣着朴素,但是却清一色穿长袍的读书人齐坐一堂。/p
其中一个穿着灰色布衣的中年人道:“现在公告已经出来了,后天就开始举办第一场初试,就和之前说的一样,这一次登极恩科只考两次,一场是乡试,只要通过了乡试就能够授予举人功名。”/p
“通过初试后就能够参加下一场会试,考中就授予进士功名。”/p
“而且只要通过乡试,那么后头的会试没考中,也能以举人功名入仕为官。”/p
“公告里说了,举人功名入仕立授正八品,充入各县、各部实习一个月,如果实习顺利通过,则提拔为从七品,而我们大楚里的知镇也才正七品,同镇是从七品。”/p
“县上的各处里的福处长们也是从七品。”/p
“如果能够考中进士,那么就更不了的,一甲授正六品,二甲授从六品,三甲授正七品。”/p
“这比直接去应募只授正九品,优者不过授从八品强多了。”/p
此时,另外一个稍微年轻一些,约莫三十几岁的人带着兴奋道:“而且我还听说了,之前吏务部已经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选官,其他地方不知道,但是我们承天府里但凡想要入仕的生员们都已经是被授予官职。”/p
“至于剩下的生员们,都是不愿意入仕为官的。”/p
“也就是说,这一次我们的竞争对手,全都是生员以下的各县童生,甚至很多连童生都不是。”/p
“我等几个虽然不是生员,但也是苦读十几二十年的童生,王兄你上一次更是只差一步就能通过院试了。”/p
“这一次登极恩科,我等大有机会啊!”/p
旁人又道:“不错,就算是考不中会试,但是这乡试是肯定没有问题的,我还就不信了,我们连乡试都过不去。”/p
“只要能够通过乡试,我们就能够以举人功名入仕,也可以在明面再参加一次会试。”/p
“以举人入仕最差也是一个正八品。”/p
“退一步说就算落榜了,但是也可以再去应募为官,在这汉阳城应募为官的话,很大可能性会被直接分配到京畿各部里,这样机会也更多,以后外放的话起步也能高一些。”/p
类似的讨论在城内不少地方都在进行着,这一次的登极恩科在九月中旬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放出了风声,并传令各府县进行通报,让有心参加登极恩科的士子赶往汉阳城参加。/p
虽然时间仓促,不过还是有不少士子从附近府县里赶过来,这一群人都是从承天府,也就是安陆府里赶过来的学子。/p
都是一群久试不中的童生……/p
最年轻的也有二十几岁了,年纪大的甚至有四十多岁了。/p
这些人因为长期参加科举不中,而且这些人里头基本也都是家庭一般,甚至贫寒子弟。/p
他们做梦都想要考中科举为官,博取一个荣华富贵。/p
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既然朱明王朝那边的科举不给他们机会,要么也就别怪他们跑到汉阳来参加罗楚王朝的科举了。/p
他们只要当官,不管是给谁当官!/p
朱明王朝也好,罗楚王朝也罢,都是没有问题的。/p
甚至那一天东掳要是入关窃据了九州,他们也不介意留个鼠尾辫给东掳当官!/p
。/p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5109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5109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二百三十一章 有官便是娘)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雨天下雨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