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帝国承顺二年三月十九日,罗志学站在临湘城外,看着前方不时腾起一团火光,传来隆隆声响的临湘城。/p
自从昨天,也就是十八日正式发起进攻,这已经是第二天了。/p
这两天时间里,楚军干的事只有一件,那就是逐步肃清明军在城外的各防御节点。/p
临湘城内的明军,并没有选择了传统守城的方式,直接龟缩在城墙背后,而是选择了主动在城墙外侧挖掘了壕沟,并依托城外的几处地势比较高的小山头构筑了几个突出部小堡垒,在上头部署了将军炮等小型火炮。/p
如果楚军不拔出这些突出部的话,贸然出动大量步兵直接攻击,那么就会遭到这些突出部的猛烈火力拦截,进而导致伤亡惨重。/p
昨天一战里,楚军已经陆续攻克了三个明军的突出部节点,不仅仅攻克了这三个突出部,同时也歼灭了驻防在这些地方的明军千余人。/p
不过自身伤亡也有一些,前后伤亡了大约两百多人。/p
通过这种伤亡对比,其实也就能够看的出来,临湘城内的明军在选择了修筑大量防御工事是起到了极大的效果的。/p
进攻一方的楚军明明拥有绝对的火力优势,但是楚军的火炮里,野战炮对这种壕沟为主的堡垒效果非常差。/p
只有臼炮才能够对这些壕沟堡垒里的明军造成杀伤,但是受限于这年头臼炮所发出的开花弹的威力,整体杀伤效果也非常有限。/p
其实针对这种壕沟类的工事,哪怕是后世的榴弹炮都很难说给守军造成致命的打击,更别说现在这种十七世纪水准的火炮了。/p
真正要攻克这些地方,往往最后还是需要步兵们冲上去肉搏作战。/p
而这个时候,盔甲的重要性也就体现出来了,当双方步兵们接近并发生混战的时候,装备更多,更好盔甲的一方,往往也就能够获得更大的战术优势。/p
三个突出部,最终都是楚军依靠绝对的火力优势,掩护楚军里的突击部队里的重甲兵们冲上去大杀特杀,最终才拿下来的。/p
第一天拿出来了三个突出部后,第二天战斗依旧。/p
楚军继续通过炮击压制,步兵推进的方式逐步蚕食并夺取明军在城外的堡垒。/p
而经过了一天的作战后,楚军也吸取了更多的经验,一线军官们也搞出来了不少的新战术新战法进行作战。/p
比如说就有前线将士,为了能够在自己躲在壕沟里,同时杀伤对面壕沟里的明军,特地把十八斤臼炮的榴弹都拿出来,然后选出臂力巨大的士兵投掷出去。/p
后来干脆是直接用做出了火药包进行投掷。/p
这也就是最为原始的手榴弹了。/p
看到这一幕后,罗志学直接吩咐了军械部的军官,让军械部立即展开手榴弹的相关研究,并且尽快拿出来堪用的手榴弹。/p
随即又吩咐军政部那边,准备挑选数百身强体壮,臂力过人,心理素质过人的士兵,用以编练一个专门投掷手榴弹的部队。/p
罗志学没说要大规模生产手榴弹,然后再给普通士兵大规模配属。/p
这不太现实。/p
首先这年头火药昂贵,手榴弹因为装药的缘故同样也昂贵,大规模批量装备的话成本太高,根本不可能大批量装备。/p
再次则是这年头的火药威力一般般,如果要确保手榴弹威力的话,那么手榴弹的体积和重量都不会太小,这重量一上来,那么寻常士兵可能就无法投掷太远了。/p
最后手榴弹肯定还是会采用直接点燃火绳引发的模式,同时掷弹兵点燃火绳后还不能直接扔,因为火绳燃烧需要时间,太早扔过去的话,万一被敌人捡到再扔回来,岂不是要完蛋……/p
所以需要在恰当的时间再投掷出去,这意味着操作风险非常高,甚至比现在的臼炮操作风险还要大,对他掷弹兵的心理素质要求非常高。/p
因此,选用一些身强体壮,臂力良好,同时心理素质过人的士兵作为专门的掷弹兵是非常有必要的。/p
至于给普通士兵使用,用不起不说,而且很容易出现敌人没炸到,自己却是被炸死一大片的情况。/p
搞手榴弹和掷弹兵,这是罗志学临时起意,甭管后续有没有大用,先搞了再说。/p
不过他也不准备在这方面投入太多的资源和心思!/p
战争利器,还得是火炮,尤其是大口径火炮。/p
手榴弹,这充其量是战术性武器,而火炮却是战略性物资,两者的重要性不在一个层面上。/p
临湘城十九日的激战进行到下午,楚军开始收兵的时候,临湘明军在城外的所有突出部堡垒都已经丢失了。/p
明军之前在城外,主要是东以及北,南三个方向一共构筑了大小九个突出部堡垒。/p
这每一个堡垒都是有壕沟进行联通,并能够和城内进行联系。/p
但是经过两天激战后,这九个突出部都被楚军给一一攻克。/p
更重要的是,明军丢失的不仅仅是九个突出部,更有三千士兵以及一批部署在城外的轻型火炮。/p
临湘城内,湖广总兵于修文阴沉着脸!/p
两天,只有两天,城外各堡垒都已经告破,折损将士三千人,大小火炮五十多尊。/p
这仗还怎么打?/p
身侧的湖广右参议王兴怀同样带着忧愁道:“唉,这楚贼枪炮之多,厚甲之多,比我们之前预料的还要更甚啊!”/p
“于总兵,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5109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5109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二百八十五章 总兵于修文)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雨天下雨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