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也不可能出现什么意外。/p
在双方众多侦骑的监控之下,双方主力部队的动向基本都是半透明的,楚军知道明军上万辽东兵迂回,而不用多久,祖大寿那边也是知道了楚军派遣了将近两万人的大军前来拦截。/p
是的!/p
楚军可没和明军玩什么兵力对等的把戏,而是一口气派遣了三个骑兵旅和一个第十师,总兵力将近两万人。/p
这兵力瞬间就达到了两倍优势!/p
这让对面的祖大寿看了想吐血……咋地,还想依靠数量欺负人啊。/p
吐槽完毕后,祖大寿很从心的选择了撤退!/p
但是他这边刚撤退,后头的洪承畴得知消息后,就派人把他骂了个狗血淋头。/p
遇到楚贼拦截就撤退?/p
你祖大寿还打个屁的仗,楚贼既然拦截,你就他妈给本官绕过去啊,绕不过去就冲过去啊。/p
甭管你想什么办法,都要给本官给绕过去,袭击他们的后勤线,甚至袭击青县。/p
现在走到半路上就想要灰溜溜跑回来,难道后头要坐视楚贼稳扎稳扎一路北上,然后说到天津城下?/p
那样的话,本官要你们这些关宁铁骑有屁用,还不如多带几万个炮灰上战场呢/p
是的!/p
洪承畴之所以动用各种手段,甚至不惜强行命令压迫祖大寿他们从辽东出兵,而且是带上了至少四千精锐的骑兵。/p
为的就是让他们在楚贼来袭时候,利用骑兵的机动优势迂回袭击,以阶段楚贼的后勤线。/p
以减轻后续正面战场的压力。/p
最好是能够一举干掉楚贼的骑兵,进而掌握整个战场的机动优势,这样一来,那么后面的仗就好打了。/p
然而,祖大寿前头一遇上楚贼,这距离还几十里路呢,面都没碰上就想要跑路了。/p
对此,洪承畴都被气疯了。/p
对此,洪承畴派来的使者带来了洪承畴很不客气的口信。/p
说什么可以找路绕过去,也不想着找机会直接冲过去,,就想要退兵!/p
就算没信心没底气,怕打不过,但是你总归可以绕路吧,可以找机会趁着夜色或者其他什么机会溜过去吧。/p
这地方那么大,周边几十里都是空荡荡的地方……你哪怕不想和楚贼硬拼,你也可以找机会溜过去啊。/p
只要过去了,只要在楚贼后方有这么一支大军存在,那么就足以减轻天津正面战场的庞大压力。/p
总之,别指望着跑路,再继续带兵撤退,本官就要发飙了,到时候少不得要借尔头颅一样以振奋军心士气……/p
还别说,这年头的洪承畴的威胁还是很管用的,比崇祯的威胁还管用……/p
崇祯以及那些内阁大佬们都不敢威胁祖大寿,因为他们手头上没直属的兵力,而且也不是一线领兵,又得顾忌众多的大局影响,所以往往都顺着祖大寿来。/p
但是洪承畴不一样,人家当初上任蓟辽总督,那可是带着好几万秦军来上任的,手底下又有着几十门的长管火炮。/p
而且此人长期在陕西、蓟辽带兵,对付下头的那些总兵,副将之类的老兵油子很有一套,也懂得用钱粮盔甲火炮这些东西去拉拢人心,乃至用粮草挟制麾下的众多将领。/p
当初就连跋扈无比的左良玉,在河南的时候也得乖乖听洪承畴的话。/p
祖大寿虽然平日里比左良玉更嚣张,但是那是在辽东……/p
当入了关后,祖大寿发现自己处处受制于人!/p
尤其是从辽东带的钱粮在路上吃光了后就更是如此了。/p
因为那个时候开始,他们上万大军所需的粮草都掌控在洪承畴手中,惹毛了洪承畴直接给你来个断粮,祖大寿哪怕可以带兵逃回辽东,恐怕都要饿死在逃回辽东的路上。/p
至于说一路抢着回去……/p
你以为洪承畴手中的粮食是怎么来的,朝廷可没给洪承畴粮食……/p
洪承畴早派兵把北直隶大片地方的粮食都给抢光了,就没给祖大寿留下多少可抢的粮食。/p
面对洪承畴的命令,祖大寿深深感受到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屈辱。/p
于是乎一边派人偷偷摸摸去周边地区搜刮准备粮食,一边心不甘情不愿的掉头南下。/p
。/p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5109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5109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四百四十章 针锋相对)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雨天下雨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