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先后也导致了数百名土着民夫死伤。/p
但是英军炮兵部队也不好受,因为楚军也会趁着这个时候对着英军的炮兵阵地进行勐烈炮击,还专门发射榴弹,以求杀伤英军的炮兵。/p
哪怕单门火炮炮击效果不明显,命中率很低,偶尔有命中了还会被他们的环形工事给吸收了冲击破以及弹片。/p
但是架不住楚军的火炮多啊!/p
这动不动就是上百门火炮的炮击,这些英格兰人就算准备充分也依旧不可避免的会遭到大量的人员伤亡。/p
尤其是他们的熟练炮手们,今天被打掉几十个,明天再被打掉几十个,不用几天功夫下来,英军就发现自己手头上连炮手都已经凑不出来了。/p
然后他们就很尴尬了……火炮还有几十门,大部分都是好端端的,少数炮架被打坏了也能紧急修理,储备的弹药也很充足,问题随着炮手的持续死伤,他们可以操作火炮的熟练炮手却是没有多少了。/p
反观对面的楚军呢,楚军仗着自家的火炮有射程优势,基本都把中大口径的直瞄火炮,也就是野战炮、加农炮的炮兵阵地部署千米以外……英格兰人人的火炮性能太差,超过千米外的炮击也只能听个响了。/p
同时楚军抵近数百米距离进行炮击的火炮,则是曲射榴弹炮,不管是150毫米轻型榴弹炮还是115毫米山炮或干脆是115毫米轻型榴弹炮,基本都是躲在反斜面上进行炮击的……对面的英军打过来的实心炮弹基本不可能对他们造成什么威胁。/p
至于榴弹……英军又没榴弹,撑死了也就弄几个臼炮发射火绳引信榴弹而已,而且威力也就那样,于大局无补。/p
一票欧洲国家,尤其是和大楚帝国接触比较多的荷兰人,葡萄牙人以及西班牙还有英格兰人这四个国家,其实他们老早就知道楚军的新式榴弹了,他们也想要彷制,但是彷制不出来啊……/p
一方面是楚军目前升级换代使用的金属圆盘引信不好搞,当然这个东西手工小规模生产其实也可以。/p
但是弹壳他们搞不了啊!/p
楚军的榴弹,真正的核心技术其实都不是在金属圆盘引信上,而是在弹壳上……而弹壳涉及到材料以及加工。/p
楚军的榴弹,弹壳可是用特制的钢材制造的,可不是什么普通的生铁熟铁,因为只有用钢制的弹壳,才能够做的更薄,并且承受膛压能力足够高,以确保一定的射程。/p
而钢材制造的炮弹放眼全球,也就只有楚军能够大规模生产……而你总不能指望其他国家用手工打造出来,千锤百炼的珍贵钢材去生产炮弹吧。/p
就算真这么干,他们也很难进行加工。/p
要对钢材进行批量的工业化加工,这技术要求更高……对于材料技术不咋地的土着和登天也没啥区别。/p
基于这些技术难题,欧洲这些同行们想要搞榴弹,只能是效彷楚军早期的榴弹模式,用超短管的臼炮发射火绳引信的铁制榴弹!/p
那玩意可以用,但是威力不咋地,还特别的危险……/p
楚军也就统一战争初期,面对明军的诸多乌龟壳的时候,迫不得己才大规模使用。/p
同时这玩意效果不咋地,但是用起来也很昂贵的。/p
对于守城的英军而言,用这些原始榴弹的效果其实不大,防守作战的时候,中远距离的实心炮弹,中近距离的霰弹,可比什么火绳铁制榴弹强多了。/p
然而针对这种情况,楚军那是经验十足……根本不和英军玩什么传统步兵攻城,直接挖交通战壕过去,步兵们都躲在战壕里逐步推进。/p
虽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但是攻城嘛,花个十天半个月很正常,甚至一两个月都是没什么的。/p
总比让士兵们用性命去填好得多。/p
这楚军来到孟买城下十天过去了,火炮打出去了无数炮弹,但是守城的英军愣是连一个楚军步兵都没见着……/p
那些该死的楚军步兵们,都还在一千多米外的防御工事里驻扎,少数突进到数百米范围内保护炮兵的步兵,也都是躲在战壕里根本不冒头。/p
然后英国人就傻眼了……他们准备了众多防守策略,然而在真正面对楚军的进攻模式面前,他们却是发现都没什么用。/p
谁能想到,这些楚国人能够动用上百甚至几百门火炮,天天不停轰击七八天以上,并且这个过程里一个步兵都不派上去啊!/p
看这鬼样子,恐怕是要炮击到天荒地老……/p
双方的火炮打了七八天后,对面的英格兰人直接认怂,不再用火炮进行反击了……反正反击除了杀伤一些土着民夫外,也没什么实际战果,最重要的是再继续打下去,他们的炮手都得耗完了。/p
没有了熟练炮手的火炮,再多再好又有什么用?/p
他们还得留着部分熟练炮手,等待楚军正式攻城的时候再用了。/p
看到对面的英军认怂了,观察指挥作战的白振陆军少将呵呵一笑:“一群蛮夷土着,不知天高地厚,竟然还敢和我们比炮击,活的不耐烦了。”/p
“这些英国蛮夷,比荷兰蛮夷还要不识趣!”/p
荷兰人在锡兰战役的时候,都知道和楚军比拼炮击纯粹是犯傻,根本就没搭理楚军的漫长持续炮击,炮手们天天闷头躲避炮击。/p
只打算在楚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5109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5109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七百三十四章 英军的勇气)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雨天下雨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