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阳做完这一切之后,那孩子的情况可算是完全稳定下来了。/p
宋阳长出一口气,将孩子额头上的棉布取下,又在凉水里重新沁湿,敷好。/p
“唔...爹...娘...”/p
“孩子!我的孩子!”/p
就在这时,刚刚还处于昏迷状态的孩童,竟缓缓睁开眼睛,低声呼唤自己的父母。/p
看到孩子终于清醒过来,被阻隔在外的围观群众们忽然爆发出一阵掌声。/p
“好~~好样的~!”/p
“公子医术精湛啊!”/p
“这是谁家的公子?怎么看着面生的很?”/p
“大概是某位神医的高徒吧?”/p
“请大家保持安静~!不要妨碍大夫的治疗~不看病的都散了吧~~!”/p
.../p
宋阳见孩子苏醒,伸手在后者额头探了一下。/p
“烧已经退下来了,大概只有三十七度多...两位,孩子暂时没有大碍,但还需配合几幅汤药巩固巩固。”/p
宋阳说着拿起身旁一名大夫的纸笔,“刷刷刷”开好一道药方。/p
那位大夫正在写字毛笔却突然被人抢走,气的皱眉正要开骂,却看到自家老祖宗站在旁边,顿时闭了嘴。/p
“两位,这是药方,还有刚才我们两人的饭钱,都收好了。”/p
宋阳掏出一把碎银,不由分说塞进那对夫妇手中。/p
“别推辞,孩子后续开药治疗都得花钱,这些还不一定够呢。”/p
那摊主夫妇捧着碎银双手颤抖,忽然“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p
“公子大恩大德!小人一家做牛做马也无法报答啊!”/p
“两位快快请起!这可使不得。”/p
宋阳矮身扶住准备磕头的夫妇,将他们搀了起来。/p
杜老神医抚须点头道:“几位,这里人多嘈杂,我们还是将孩子移到后堂歇息片刻吧。”/p
老人家说完,便有几名学徒把那孩子连人带床搬到后堂去了。/p
宋阳直到这时才注意到身后站着一位老道士。/p
“这位道长,您....”/p
杜神医微笑不语,示意宋阳到后堂一叙。/p
几人跟在老道身后进入后堂,顿时便觉耳边清静不少。/p
医馆后堂有一处天井,四周摆满药架,上面铺着需要晾晒的草药。/p
天井正中央,便是一口老井,刚刚那桶水肯定就是从这里取出来的。/p
那老道走到那孩子身旁,伸出一指搭在了后者手腕上。/p
“嗯...外邪入体,由表入里,邪气枭张而壮热,热极化火,火盛生痰,甚则入营入血,内陷心包,引动肝风,出现高热神昏、抽风惊厥之症。”/p
宋阳看老道的手法,以及他口中说出的病因,竟能丝毫不差的直切病灶,内心不免惊讶。/p
“一指号脉?道长莫非就是这‘悬壶堂’的杜老神医?”/p
杜神医收回号脉的手指,对宋阳微微额首道:“谈不上什么神医,只是略有些研究。贫道玄校,俗名杜陵。”/p
宋阳神色一凛,忙恭敬抱拳道:“在下宋阳宋北焱,见过玄校道长。”/p
“啊?杜老神医?竟然是杜老神医?我儿命大,我儿福大啊!今日能够遇到公子与杜神医,是我儿命不该绝!请两位恩人受我夫妇一拜!”/p
“快快请起,要谢也是谢这位公子,老道我可什么都没有做啊~”/p
杜神医扶起那对夫妇,看到男子手中还捏着宋阳给开的药方。/p
“可否让贫道看看这药方?”/p
“哦!杜神医请看!”/p
杜神医接过刚刚宋阳开的药方看了起来。/p
“羚羊角、生石膏、钩藤、菊花、生地、桑叶、寒水石、黄芩、郁金...嗯,不错...钩藤、生牡蛎、僵蚕、地龙、全蝎、蝉蜕....公子后面这副药方才是点睛之笔啊!”/p
宋阳所写药方分为两种。/p
第一种主要针对孩子的高热惊厥,起到迅速缓解症状和退热的作用。/p
而第二种就是直达病因,使肝风平熄,阴阳平衡,避免惊厥再度发作。/p
“道长不愧为神医称号!搭一指脉搏,看一眼药方就能直切病症所在,在下佩服!”/p
宋阳这声“佩服”倒不是恭维,而是由衷的赞叹。/p
“宋公子就不必谦虚了,贫道刚刚看公子那一手针灸之术神乎其技!十宣放血贫道在一些古书中也曾看到过,但公子那最后的屈指一弹,实在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啊!”/p
“不敢当不敢当,在下此针法名为‘九转续命针’,最后那一弹,正是此套针法的绝妙所在,名曰‘神龙摆尾’。”/p
“哦?竟有如此神妙之针法!?贫道开眼了!”/p
杜神医似乎真的很高兴,当下挥手道:“来人,按着这两道药方,去各抓十副药来。”/p
说完他转向摊主夫妇:“这二十副药就算我‘悬壶堂’赠与孩子的,分文不取。”/p
“啊?这...这如何使得!?”/p
看到那夫妇俩又想跪,老神医忙道:“贫道今日有幸得见宋公子如此神妙之针法,心情大好!两位就不要推辞了。这样,孩子暂且交给贫道照顾,你们二人去大堂取药吧。”/p
摊主夫妇千恩万谢,在医馆学徒的带领下返回前厅。/p
杜老神医笑眯眯看着宋阳,抚须点头道:“不知宋公子...家住何处?应该家世显耀,或是杏林世家?”/p
宋阳闻言急忙摆手:“道长叫我宋阳便是!在下就住在内城东南角的质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51461/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5146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七章 神医论道)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周墨山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