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劝架的人来了。/p
大梁皇帝朱友贞作为名义上的全国统一政权,派人去说和。楚国和南汉(岭南)现在还都是大梁的小弟,既然老大来说话了,双方也就适可而止,不打了。/p
他们不打了,朱友贞这里却不太平,因为他即将要挨李存勖的打。/p
话说朱友贞登基之后成了大梁的新皇帝,是为梁末帝。/p
末帝先生虽然是皇帝了,但是日子过得却很憋屈,因为自己头上一直悬着一把剑。/p
这把剑就是杨师厚。/p
杨师厚现在是标准的权臣,而且是尾大不掉、功高震主的那种。/p
试想朱友贞都是他一句话给扶上位的,如果哪天杨老爷子心情不好,再说一句话,又换个人来做皇帝,友贞小朋友岂不是很受伤。/p
到时候估计不仅要受伤,还要丢命。/p
为了不丢命,朱友贞开始做乖宝宝,身为皇帝之尊,国家之事事无巨细一概要先请示杨师厚才敢施行。/p
杨师厚在魏州,离开封有点距离,朱友贞就派使者快马加鞭去请示,一时间开封到魏州的驿道上驿马不绝,错落缤纷,十分热闹。/p
朱友贞请示得很殷勤,心里却很憋屈,皇帝做到这个份儿上,不容易啊。/p
要想容易也好说,杨师厚老爷子年纪也大了,把他熬死不就轻松了嘛。/p
想什么来什么,杨师厚还真就给病死了。/p
估计接到杨老爷子死讯的时候朱友贞能高兴得从龙椅上跳起来,心里念着“死得好,死得好!”,面上却要露出悲切的神色,痛呼:“悲夫,国家失此柱石矣!”/p
但是悲切的戏份也没演多久,朝中对杨师厚所扮演的角色都是心知肚明的,有一些开眼的就开始到宫中去祝贺,祝贺啥呢,祝贺杨师厚死了,皇帝得自由了。/p
朱友贞一开始还要呵斥几声,做做样子,但后来禁不住人多了,心里也乐开了花,于是集中开展受贺仪式。(末帝为之受贺于宫中)/p
一个大臣死了,皇帝为之开欢送会,杨师厚也是死得风光,非同凡响了。/p
送走了杨师厚,大梁君臣开始着手解决魏博的问题。/p
解决问题的目的只有一个:杨师厚的例子再也不能重演!/p
解决问题的方式很简单:拆分魏博,分其为两镇。/p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5148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5148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一百二十一章 拳来脚往)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流觞大大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