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可求曾经多次向徐温提议,换掉徐知诰,改用徐家亲子徐知询来把持吴国军政。/p
这个提议对徐温是有利的,但是徐温并没有立即决断。/p
徐温没有决断,徐知诰先受惊了。/p
我的乖乖,这是要把我往泥里踩啊,我招你惹你了,给我使什么绊子啊!/p
既然对方出招,徐知诰不得不仔细应对,为此,他找到了骆知祥。/p
两个人一合计,既然严可求这么爱多话,那就把他从权力中心踢出去吧,让他的话没地方说。/p
这是个好主意,于是乎,徐知诰到杨隆演那里请了一道指令,任命严可求为楚州刺史,即刻上任。/p
这一招比较狠,你不是喜欢蹦跶吗,楚州天大地大,你到那里去蹦吧!/p
严可求也不吭声,收拾包袱就离开扬州。出了扬州之后他并没有去楚州,而是转道去了金陵。/p
为什么去金陵,因为徐温在那里。/p
严可求面见徐温,只字不提徐知诰的事儿,反而重点提了另外一件毫不相干的事:/p
“我们吴国是奉行唐朝正朔的,一直以光复李唐为己任。现在北边李家(李存勖)和朱家(朱友贞)打得正欢,李家占了上风,朱家日渐衰落。/p
如果有朝一日李存勖那小子入主中原,得了天下,我们能甘心做他的臣子吗?不如这样,我们先建立吴国,拥立主子称王,以此来聚集人心。这样一来,无论中原谁来作主,我们都能独善其身。”/p
这一席话说到了徐温心坎里,他正为杨隆演不肯称帝、称王的事情发愁呢,现在严可求主动来提,他高兴得不得了。/p
徐温一高兴就不肯放严可求走了,让他参总庶政,并主持吴主称王的礼仪。/p
这事儿搞的,贬人没贬成,貌似人家严可求权势还更大了。这回轮到徐知诰头疼了,这只小狐狸自认还不是老狐狸的对手,既然不是对手,那就不要斗了呗,服个软,认输吧。/p
徐知诰认输了,但认输不代表认怂,打不过不代表拉拢不来,怎么拉拢呢,联姻。/p
徐知诰死皮赖脸地要把女儿嫁给严可求的儿子严续,你不同意,我就软磨硬泡、旁敲侧击,让你不胜其烦。/p
严可求没办法了,明枪暗箭他都能躲,这亲情战术他躲不了啊,躲不了那就认了吧,于是乎和徐知诰结成了儿女亲家。/p
成了亲家这就是一家人了,严老爷子就不好意思再跟徐知诰下绊子了,久而久之就上了徐知诰的贼船。/p
看到没,消敌于无形,化敌为友,徐知诰还是最后的胜利者。/p
随后,吴王杨隆演登王位,大赏群臣,吴国上下一片欢腾。/p
这一年是大唐天佑十六年(吴国不承认后梁政权,一直沿用大唐纪年),也就是公元919年。/p
大家也许有个疑问,杨隆演已经是王了,怎么还要登王位呢。因为此王非彼王。/p
王爷也分好多种,有郡王、藩王、国王。杨隆演最后登的这个王位就是国王之位,说白了就是划家为国了,此后无论你中原政权再怎么变更,我吴国是个国家,和你是对等的,可以向你纳贡,却不可能屈膝称臣。/p
这,才是之前严可求向徐温表达的中心思想。/p
吴王杨隆演只是登了王位,还有一个大胆的人已经在之前称帝了。/p
这个人就是南汉的刘岩。/p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5148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5148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一百五十章 严可求的算计)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流觞大大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