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王宗弼想投降在利州就势降了不挺好吗,非要跑成都去一趟做什么呢,难道投降之前再去请示一下王衍?/p
这特么不是脑残找死吗。/p
事实证明王宗弼不是脑残,他之所以要回成都,是因为想要干一票大的。/p
话说王衍前面刚走,王宗弼后面就赶来了,两者相差了只有五六天,路途一样,目的地一样,但是目的不一样。/p
王衍把王宗弼留在利州,心想着有对方守着,自己还能到成都去玩一段时间。/p
这个小皇帝抵达成都的时候,城内百官、后宫都在城门口迎接,王衍高兴坏了,百官先不说,后宫佳丽他真是想念坏了。一头扎进后宫嫔妃堆里,边走边跳边搞欢迎仪式,热热闹闹吹吹打打欢欢乐乐跑到后宫里去了。/p
这里玩了还没几天,王宗弼就到了。/p
王衍说不是让你守利州吗,跑回来干啥?难道利州这么快就给弄丢了?/p
王宗弼说哪里哪里,利州还没丢,但是也差不多了,微臣之所以回来是担心陛下您的安危,想着来替您守城呢。/p
王衍心想你就是个逃兵,说这些往自己脸上贴金,好意思吗,当即就想治对方的罪。/p
但是王衍突然发现,他治不了对方了,因为王宗弼手里有兵,他手里没有。王宗弼回来之后一手布置了成都城的防务,现在成都的军队都听这个人的,你敢治他的罪?/p
王衍不是傻子,深知好汉不吃眼前亏的道理,当即把王宗弼的“忠心”大肆表扬了一番,放对方走人。/p
接下来王衍想要反击,但是反击还没有发动,王宗弼就已经先发制人,把他给囚禁了。/p
囚禁的过程很简单。打仗嘛,皇帝要和士兵同甘共苦,王衍和太后一起到城头去劳军,未曾想劳来劳去成了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复回了。/p
王衍做梦也没有想到王宗弼竟然敢光天化日之下犯上作乱,他囚禁了皇帝、太后,然后理所当然地自封为西川兵马留后,掌控了成都的实际控制权。/p
王宗弼牛啊,他之所以不在利州投降,是因为他有一个更加宏大的目标——他要做投降后唐第一人!/p
是啊,挟持着皇帝、太后,以国来投降,还有比这更威风的吗?/p
好吧,大家如果不比打仗,单比投降的高度和水平,王宗弼确实无人能出其右。/p
有这样的将,有这样的君,国怎么能不亡!/p
王宗弼这里把控了成都,利州的那三个该死又没有死成的招讨使终于跟后唐谈拢了,献城投降。/p
按说事情发展到了这里,战争应该结束了,毕竟皇帝被人控制了,外围也被扫的差不多了,大家一起谈一谈投降事宜呗。/p
但是历史的剧本却并没有这么发展。/p
有一句名言说得好:扫帚不到,灰尘是不会自己跑掉的。/p
王宗弼控制成都虽然是为了更好地投降,但是现在唐-军不是还没有杀过来嘛,而且成都周围的蜀军还有不少,我不投降改为自己当皇帝岂不是更好?/p
既然这样那就不急,等你能杀到这边来再说。/p
对于唐-军来说,想让人降得心服口服,那就要展示一下自己的实力。/p
秀肌肉这种事儿,自然要让康延孝这样的人去做。/p
康延孝、李严两个人充分发挥了先锋官的模范带头作用,他们进占利州之后马不停蹄,接着向绵州进攻。/p
绵州不用打,人都跑光了。蜀军逃跑前还做了一件缺德事儿——放火烧城。/p
我守不住的东西,你们也别想得到。/p
现在的绵州城一片火海,粮食、民居都被烧了个精光,这对唐-军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他们带的粮食不够。/p
后唐-军需本来就匮乏,靠后方长途运输根本不现实,为此,这次伐蜀采用的是以战养战的策略——打下来哪个地方,就在哪个地方开饭。/p
问题是现在绵州餐馆起火了,做饭的跑了,连食材都给烧了,一群大兵吃什么呢。/p
还好军兵身上还带了几天的口粮,如果急行军到下一个餐馆去就餐也还来得及。/p
下一个餐馆的名字叫汉州(今四川广汉)。/p
这个地方离成都已经很近了,如果能够打进汉州城,不仅吃饭的地方有了,估计成都的王宗弼也要屁颠屁颠出来投降了。/p
所以说汉州这个地方十分关键,可以一战定乾坤。/p
问题是乾坤不是那么好定的,就目前形势来看,想打下汉州,难!/p
这倒不是汉州的守军有多么厉害,而是因为唐-军根本到不了那个地方,因为路被切断了。/p
之前王衍逃回成都的时候,把沿途但凡能看到的浮桥都给拆了,那真是所过之处,一桥不留,让你坦途成绝路。/p
如今这项工作的效果显现出来了,绵州前面有个绵水,桥断了,渡船也没有,怎么过去?/p
唐-军不是超人,肯定不可能飞过去,那按照常规思维应该是架桥。/p
但有一点,架桥需要时间,但是军中口粮不够,让军队饿着肚子架桥?不现实。/p
更可恶的是,你这里在河边打转转,河对岸的蜀军就有时间布置防务了。虽然蜀军不经打,但是如果让对方掌握了唐-军乏粮的实际情况,来一个大范围的坚壁清野,这仗还有得打吗?/p
蜀国,天府之国,同时也有个蜀道难,懂不懂?/p
关键时刻康延孝找到李严商量对策。康先锋的见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5148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5148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一百八十八章 猛人康延孝)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流觞大大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