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友宁很猛,斩杀青州兵千余人,夺马千匹,王师范退却。/p
朱温听闻朱友宁取胜,大喜,上奏昭宗皇帝,拜友宁建武军节度使,赐号“迎銮毅勇功臣”(现在皇帝是朱温家的,想怎么玩就怎么玩)。/p
朱温命令朱友宁乘胜进军,并命令葛从周收复兖州。/p
朱友宁不辱使命,围攻王师范的博昌城,下之,然后屠城。死者尸体枕藉,堵塞河道,清河之水为之不流。/p
这还不算完,朱友宁狂飙突进,又破登州,进围平卢治所青州。/p
从打人到被人打,王师范只用了很短的时间。这一方面说明他确实不擅长打仗,另一方面也说明对面的朱友宁太能打了。/p
王师范当时就在青州,带兵坚守城池。/p
正所谓恶人自有恶人磨,朱友宁能打是吧,比他更能打的来了!/p
杨行密的大将王茂章适时赶到,这是个狠人,史书记载此人“骁勇刚悍,质略无威仪,临敌务以身先士卒”。/p
说白了就是能文能武,平易近人,打仗的时候带头往前冲,完全甩开膀子不要命。/p
王茂章到了青州城下,也不进城,背城下寨,建立了两座大营,把青州城挡在了后面。/p
意思是说要打青州城先打我!/p
这人厚道啊。/p
朱友宁一看,怎么来了这么一个不怕死的。既然你这么想护着青州城,我就先拿你开刀!/p
友宁夜袭王茂章大营。/p
他想着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所以先捡取了一座大营猛攻,而王茂章当时在另一座大营里。手下向王茂章告急,劝其火速赴援,王茂章不为所动。/p
随后大营告破,朱友宁追杀败军,向第二座大营猛攻,连战不已。/p
打着打着,天快亮了。/p
王茂章见对方士气已弱,师老兵疲,笑道:“是时候去会一会那黄口小儿了!”/p
披甲上马,提兵出战,一鼓破敌,阵斩友宁,大杀四方。/p
这时候王师范也从城内杀出,合击梁军大营。/p
梁军主将被斩,大溃,死伤无数,青州围解。/p
王茂章以朱友宁之首向杨行密报捷。/p
朱温当时正在攻打郓州,听闻侄子被斩,大怒,带兵二十万急行军,前来报仇。/p
王茂章坚守营寨,并不出战。/p
朱温派大将轮番搦战,在淮南军大营前叫骂不止,如此数日。/p
淮南军众将激怒不已,纷纷请战,王茂章却充耳不闻,责令众将:“谁敢不听号令出寨迎敌,斩!”/p
时间一长,梁兵懈怠了。/p
王茂章见时机成熟,毁掉营寨,疾驰出战,带头冲破梁兵十余军,来往冲突如入无人之境。战酣退坐,召集众将畅饮,酒后复战,如虎入羊群。/p
朱温在高岗上观战,惊问左右道:“饮酒者何人?”/p
手下找来降卒询问,答道:“此王茂章是也。”/p
朱温慨叹:“吾若能得此人,取天下易如反掌耳!”/p
因此起了爱才之心。/p
此战,梁军败走。/p
王茂章解了青州之围,考虑到梁兵势大,己方兵微将寡,虽然侥幸取胜,势必不能久持,决定退兵。王师范留之不住。/p
朱温听说王茂章要走,派兵急追。/p
淮南兵大恐,惶惶不安。/p
王茂章令裨将李虔裕带兵在山下设伏,自己则解下马鞍,席地就寝,扬言道:“待朱温来,吾与诸君共破之!”/p
淮南兵见主将如此气定神闲,军心稍安。/p
然而李虔裕是个明白人,他也知道王茂章此举是为了稳定军心,如若真的与梁兵死磕,就算是淮南兵个个能够以一当十,也要全部报销在这里,因为军力差距实在是太大了。/p
李虔裕对王茂章说:“梁兵就要追来了,您赶快带主力走,我将拼死为您断后!”/p
王茂章说:“要战一起战,我岂能独走!”/p
李虔裕:“我们这次带出来的都是淮南精锐,如果都在这里打光了,以后谁为杨公(杨行密)守淮南?大人再若不走,将成为淮南罪人!”/p
李虔裕再三苦谏,王茂章带兵南下,急行奔回淮南。/p
梁军很快追来,李虔裕带所部兵马阻敌,战斗瞬间进入白热化。/p
梁军势大,如山崩海涌,他们想要以最快速度进行突破,进而追击王茂章率领的主力军,因此战斗一打响就投入了全部力量,想要一战而克之。/p
李虔裕兵少,防线守得很吃力,一时间陷入苦战,然而上至将官下至士兵,无一人后退,反而愈战愈勇。/p
梁军震惊了,排开军阵进行车轮战,李虔裕浴血死守,力竭而死,手下军兵至死不退,全部阵亡。/p
这一战,淮南军断后部队全军覆没,但他们有效阻挡了梁军追击步伐,为王茂章的全师而退赢得了宝贵时间,淮南精锐兵马最终安然而返。/p
他们回去了,王师范可就要遭殃了。/p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5148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5148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五十七章 奇人王茂章)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流觞大大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