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主府外/p
年近五十,体小干瘦的杨吏督与年岁相近、身材壮硕的胡度支连同随行护卫,赶到岳城主府门口,二人在门口下马,将缰绳交给随行护卫。就跨过门槛,往正堂行去。守门甲士认识两人,并未阻拦。/p
穿着蟒袍的滕甲在堂上正位,歪着身体,右手撑住脸颊,双目紧闭,鼾声迭起,竟然是等得睡过去了。/p
入堂的两人,见滕甲这般模样,互相对望一眼。如此境况,叫也不是,不叫也不是,那杨晓毕竟是岳城诸吏次首,脑筋好使唤,他对滕甲边上的文启拱手。/p
文启笑笑,就弯腰,对滕甲轻喊道:“公爷,公爷,”/p
“嗯……”/p
滕甲缓睁眼,稍抬头,就见堂下站着两名着蓝衣的属官。/p
“卑职,杨晓!“/p
“卑职,胡公理!“/p
“拜见城主大人!“见滕甲醒了,杨晓与胡公理,躬身行礼。/p
“来了?“滕甲轻应一声,接过甲士递来锦帕,擦去嘴角口水。/p
“不知大人召唤卑职等,有何差遣!“杨晓瞧着滕甲清醒了一些,便开口禀道/p
“梁军又来犯境,我欲征召五万新军甲士。找你们来商量下,看如何征的好。“岳城八府,户籍百姓并不均衡。似岳池府与碧云府这样的大府,那百姓自然是要多些,像点林府这样的次等府,人数就少。/p
“大人,若只招募五万新军甲士,仅凭碧云府就够了。“/p
岳城是边城,诸多官吏对反反复复的战争已经麻木,因而听闻梁军来犯,两位岳城主官竟毫不动容。/p
“胡度支,钱粮可够支持十三万大军六个月用的?“杨晓回完话,滕甲又问度支令胡公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比起征召新军,滕甲更关心如今岳城的粮草储备。/p
胡公理皱眉,沉思片刻,后拱手禀道:“回大人,粮草只够十二万甲士,使用四个月。“/p
“四个月?才十二万甲士。“滕甲诧异,从传讯回都,到滕国庙堂下旨调兵,再到援兵来岳城差不多要半年。/p
“是的大人,岳城虽地平谷丰,但常年要供养八万大军,粮草也紧够用,卑职说能供给四个月,已是极限。“/p
“那从民间高价征收如何?“文启插话道/p
胡公理抬头,看一眼文启,心中不快,堂上对话的三人都是官员。这胖文士,无官无爵,是没资格开口说话的。/p
滕甲倒是没那么多弯弯绕绕,他见胡公理没有回话,脸色便沉下来。杨晓察言观色,见上官面色不善,赶紧扯胡公理官袍,低声催道:“还不回话。“/p
见吏督开口,胡公理叹口气,对滕甲拱手:“大人,岳城百姓一月才能吃上两顿糠米,没有可多余的军粮可供。“/p
糠米是粟米与谷壳粉末的混合物,甚至还不如勋贵家,牲口吃的东西有营养。/p
“这本将管不着,你必须要提供给我十三万大军,半年的粮草。“滕甲冷冷出言,一句话出去,连称呼也改了。/p
胡公理是个直人,见滕甲如此不通情理,一股倔强劲就上来。/p
“下官,一定敦促胡度支完成。“杨晓见胡公理面上潮红,担心他出言顶撞滕甲,便抢先接下任务。/p
“如此就好,没有其他事了,一个月内备齐,你们下去吧。”安排下事情,滕甲摆摆手,示意他们出去。/p
“下官等告退。“/p
两人躬身行礼,退出城主正堂,回去路上。胡公理轻哼一声,淡淡道:“杨大人,岳城百姓多番遭遇兵祸,如今连一日两餐都保不住,我到哪里去征粮。“/p
“你们先回府!”/p
杨晓瞧见胡公理心气未消,便对随行护卫甲士吩咐道/p
“诺!”/p
待甲士走远后,杨晓策马靠近胡公理,低声劝言:“公理呀,我等原是梁国旧臣,处境艰难,此番若不能遂了那滕甲的意,怕后果难料。“/p
这杨晓与胡公理原本是梁国治下,岳城属府的府丞,为人耿直,素不被城主喜欢。岳城归滕后,原城主将自己的亲信都带回梁国,留他们二人在此自生自灭。滕甲做这城主后,滕国竟然无人愿做他的属僚,因此无奈之下才报庙堂,举荐杨晓与胡公理,做这岳城的吏督、度支令。/p
“大不了,我不做这度支令就是。”/p
“不做度支令?说的轻巧。”杨晓扯住他的缰绳苦笑:“你可知滕国朝野,为何无官愿与岳国公共事?”/p
“不就是他脾气臭,无人情味吗。”胡公理嘲讽/p
杨晓摇摇头,神情严肃的回道:“何止脾气臭,这滕甲是一枭雄,六亲不认,软硬不吃,更兼心狠手辣,死在其手上的官吏,不知有多少。你如在这个节骨眼上违逆他,全家性命都得赔上。”/p
“可是我完成不了这差事,杨大人,我总不能去抢民食吧。“胡公理脾气倔,认准的事,牛都拉不回来。/p
“也只有如此啦。”/p
“……”/p
从城主府回到家里,已是酉时,府里正待开饭,家人们都在,胡夫人见丈夫回来,乌云盖面,便打发下人出去。/p
“老爷,何事如此发愁。“胡夫人给酒盏里倒满酒水,胡家虽为官家,怎奈胡公理为人耿直、清廉,家里过得并不宽裕。/p
“哎……“胡公理长叹一声,提起酒盏,猛灌下去。/p
“爹爹,何事如此惆怅。”/p
父亲的模样,让胡小姐害怕,自入岳城,便是整日的与兵荒马乱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54635/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5463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六十八章 岳城愁粮)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徐圣僧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