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第七百八十一章:天命竟然在倭国?(1/1)

文/雪泥鸿爪ad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本章字数:1310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txt下载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系统之逐鹿春秋乱世摄政王窃民启明星探案集神级催眠师错误的恋爱姿势杨广的逆袭三国之吕布天下蓉大爷的逆袭河山永固之秦皇直播抗日之超级兵王最强区小队

;

“回王爷殿下,小人是真这样觉得啊”

“那个纵向对比,是因为草民也不知道横向对比的资料,没法进行横向比较。横向跟谁比,比泰西还是比周边,没法说的。之所以强调纵向,是因为在培训班里接触到了新学一项横向评价法,叫同期相对成绩评价,他们说这有可能得出跟纵向对比完全不同的结果。”

这里,张秀才意识到这次撰文不再是去天涯知道阁发帖,那里的讨论是需要用语严谨,好提前堵住辩论对手的挑刺。现在是政论,政论按照传统只需要用朗朗上口的恢宏词句赢得上面支持即可。一旦上面支持,就算漏洞百出也没人敢多嘴多舌的。

最典型的就是千古名篇《过秦论》,几乎开篇第一句就不靠谱。秦孝公就以窥周室了吗?就有并吞八荒之心了吗?仿佛秦朝几代帝王都是在坚守一个目标一样。这但凡多问句真的吗?立刻就能露馅。奈何人家就是朗朗上口,停不下来啊。自然没人去多嘴指指点点。写这个纵向对比四个字纯属多此一举,这不是画蛇添足是什么。

没办法,赶紧又把自己这五十两银子得来的便宜老师卖出去作保。

就在这时,远征倭国的严绍庭船队即将返回上海港的消息传来。

之前定在那里思考的裕王一下子被太监的报信惊醒,问道“就与倭国对比呢?”

只是这话一说出来,就后悔了。

“删掉这个纵向对比四字,该怎么说,你当是明白,赶紧去吕公公那里交差吧。”

没让张秀说出来,裕王好险就把人撵出去了。

大明这十来年的靖倭,倭国的资料还是知道的。特别是近两年深入倭国带回了不少资料。要是真对比,汉朝时,倭国怕是还在茹毛饮血吧,唐朝时,倭国各种遣唐使回去后,那里才堪堪建立一些邦国。而现在倭国的流亡武士就已经能够威胁大明东南海防了。

自己找这个参考系真的是太抹黑大明了。

只是没明白,这倭国怎的发展如此之快,从唐到现在小一千年时间,就已经完成了华夏从商周到唐宋这样两三千年的历史积淀了。宋朝朝政不是在太后就在权臣,特别是南宋除开宋高宗,往后的皇帝基本就是个摆设。跟现在的倭国朝政自将军大名出而与国主无关,简直是一模一样。难道现在天命国运在倭国?这简直不可思议。

想想那丑类的半月头型,一个个又矮又丑的罗圈腿。上天怎么会喜欢这种奇形怪状的形象呢?难道就喜欢这些猎奇的?裕王一时间有些气节。,我华夏从夏商周三代伊始就开始拜上天了,如果从黄帝那会算时间更长。结果上天竟然胳膊肘往外拐。这不是喂不熟的白眼狼是什么呢?

真真的忍一时越想越气,退一步越想越亏。裕王那一刹那真的是差点被气哭了。倒不是为自己,只是为历朝历代的华夏子民所不值。

也不知道这天命国运是偏爱倭国那块地还是倭国那儿的人。如果是地还好说,现在有了鼠疫这个大杀器,不怕抢不到地盘。如果是人就麻烦了,现在大明对云贵山苗的编户齐民都困难重重,想要跨海过去对倭国那种遍地武士的地方编户齐民,这几乎是不可完成的任务了。

悠悠苍天,何薄于明啊。

裕王在心里抒发一阵郁闷。虽然新学倒是一直在淡化天命国运一说,但这东西太根深蒂固了。如果自己能想到,那是不是也有人想到了。那些想到了却没说的是在干什么呢?

一想到唐玄宗的爱妃杨贵妃据说就东逃倭国,而那些什么大德高僧不也不要命地东渡倭国,甚至据说有个瞎子六七十岁了也要冒着龙卷风去倭国。

这些桩桩件件印证下来,真的越想越真,越想越正确,很难不叫人人心惊肉跳。


状态提示: 第七百八十一章:天命竟然在倭国?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章:第七百八十章:治超唐宋、远迈汉唐 返回《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目录下一章:第七百八十二章:天命永在之法(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