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三国战神之燕王传奇- 第二百六十六章 封狼居胥(二)(2/2)

文/寂雪风泪
三国战神之燕王传奇 | 本章字数:1363  | 三国战神之燕王传奇txt下载 | 三国战神之燕王传奇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佣兵大纨绔德之路抗日之超级壮丁坏娘子:七夫之祸党军荣誉穿越之大航海霸主伙夫英雄绝地反击天下图抗日之兵王突击高达之佣兵岁月光熹帝国
,就尽量避免硬拼。把有限的兵力保存下来,投入到最后的决战中去,敖烈很清楚,计谋只能获得一时的胜利,如果不来一场硬碰硬的对决,把匈奴人打服了、打怕了,他们迟早会出现反复,叛出大汉的统治的。只有像征服于夫罗和呼厨泉两部人马一样,让他们从内心中感到畏惧,他们才会乖乖的听话。

在一番讨论之后,诸葛亮和徐庶各自献出一条计策。诸葛亮主张据守狼居胥山,构筑坚固的防事,同时派兵奇袭于夫罗和呼厨泉的部落,掠夺那里的军备和物资,充实到汉军之中。诸葛亮的理由很简单,匈奴人依旧强大,汉军一定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先前在把俘虏的七万人送往明州的时候,军中超过三分之二的粮食都被太史慈带走了,现在军中的粮草已经岌岌可危,必须要进行以战养战式的补充,而失去了大量青壮年的于夫罗和呼厨泉两部,就是绝佳的掠夺对象。等到物资充实了,军中伤员的病情恢复了,在一点一点的对匈奴人进行消磨,铲除掉一些实力在中下游的部落,最后在和右贤王去卑等大部落作最后的决战。

而徐庶的意见则是采用流动作战方针,说白了就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在游走中,不停地消灭一些匈奴人的小部落,在消耗匈奴人总兵力的同时,避免和匈奴人提前发生决战,同时还能充实军备物资,同样达到以战养战的效果。

敖烈在经过反复思考之后,觉得诸葛亮和徐庶说的都有道理。其实敖烈对流动作战的方针并不陌生,在历史上,唐朝中期的黄巢就曾经率领一起起义军,在大唐的版图上采用过这样的作战方式。其积极的效果,和徐庶所说差不多,就是以小股兵力袭击敌人,在这个过程中让自己的力量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就像是滚雪球一样,在越滚越大的同时,还可以对敌人进行兵力上的消耗。但是这个方针也有一个最大局限性,就是没有稳固的阵地,一旦被敌人重兵包围,就会出现进退失据的困境。

所以,最后敖烈决定同时采纳两人的两种意见,在狼居胥山构筑防事的同时,派出吕布和赵云,分别率领部分龙骧军和血杀军的精锐,四下掠夺物资,第一个目标,就是于夫罗和呼厨泉的部落。同时,敖烈还让马超带领五千乌桓骑兵,昼伏夜出,探查附近各个部落的情况,锁定目标之后立刻回报敖烈,敖烈将亲自带领剩余的血杀军精锐和龙骧军精锐,与马超分为两翼,突袭那些人口在两万人以下的小部落。

因为于夫罗和呼厨泉全军覆没的消息还没有传出,所以汉军的行动,有着极强的隐蔽性。三天之后,吕布和赵云就载着大量的物资返回了狼居胥山,他们把两个部落的物资掠夺一空,足够敖烈大军一年的使用了。同时,敖烈和马超分进合击,三天内连续攻破了三个匈奴人的小部落,部落中的男女老幼全部赶尽杀绝,一个不留。这倒不是敖烈残忍,而是他不得不采用这样的方法,来暂时保证消息的机密性,尽可能的掩盖于夫罗和呼厨泉战败身亡的消息,为汉军多争取几天恢复的时间。

如果是以前,敖烈肯定不会这样做,他一直主张善待俘虏,但那只是相对汉人而言,或者是相对和汉人并没有太多仇恨的异族而言,显然,匈奴人并不在此列。尤其是在经历过这么多次的生生死死之后,敖烈已经变得更加杀伐果敢了,他明白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的道理,为了保证汉军不受损失,他也只能亲手送匈奴人去地狱了。而且这样的雷霆手段,在日后,也是对匈奴人的一种心理威胁,让他们知道顺者昌、逆者亡的道理,为日后的决战打下胜利的基础。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wap_),《三国战神之燕王传奇》随时随地轻松阅读!


状态提示: 第二百六十六章 封狼居胥(二)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二百六十六章 封狼居胥(二)(2/2) 返回《三国战神之燕王传奇》目录下一章:第二百六十七章 封狼居胥(三)(快捷键→)

推荐阅读我的谍战岁月红楼之挽天倾汉世祖我的公公叫康熙大唐腾飞之路大唐之最强熊孩子我娘子天下第一大秦:这个皇位舍我其谁军工科技国潮1980红色莫斯科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