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个提议不错,只是最近好像没有公盘吧,我去哪给你赌石去?”
赫连幽有一点纠结了,说实在的,她自己除了会赌石外,其它的她都不清楚,如果不是靠唐俊,她也没有那么的轻松。
“和田,可以去那里弄一点和田玉!”
唐俊想也不想的回答她,这让赫连幽有一种掉进陷阱里面的感觉!
和田,位于维吾尔自治区南隅,就在昆仑山脚下,说到和田,就不得不提到和田玉。
和田玉和翡翠的区别,前者为软玉,后者为硬玉,翡翠是属于缅国的宝藏,但是这东西也是近两百年才流传到z国并用炒作的手段变成热门的,和田玉却不一样,它是z国世代流传下来的瑰宝,是z国祖宗世代所崇尚的真正名玉。
君子如玉,珠圆玉润,金枝玉叶,z国但凡跟玉沾边的词汇,几乎都很美,但是这些词汇和翡翠没有关系,描写的都是软玉,翡翠虽然美,但是相较于软玉来说,还是真正传统上的软玉更具有历史底蕴。
软玉通灵,而且还有美容养颜活经易血的功效,所以国内很多收藏者都爱软玉,拥有一块能传承的和田玉作为传家宝,对于很多收藏者来说,是非常长脸的事。
所以在去和田之前,赫连幽就四处搜罗资料,目的就是为了到和田之后能够去和田县盛产和田玉的黑玉河和白玉河走一遭。
赫连幽这一趟走和田没有告诉冷擎和宫野北,原因则是因为……怕麻烦,那两个男人现在当她当成国宝一样,这不准,那不准……被管得严了,起了叛逆的心思,便谁也不告诉的跑了!
不过为了不让两个男人像发了疯一般的找自己,到了和田的时候,她还是好心的发了个信息给他们,告诉他们自己现在在哪,当然……她也不忘威胁两人一翻,不准跟来之类的。
她虽然不准冷擎和宫野北跟,但是她也不会傻一到真的自己一个人去和田,这一行唐俊有和她一起,当然她还叫上了赤炎专程给她训练的人,就是赤一他们,不过他们都跟在暗处,平时不现身的。
赫连幽和唐俊一行人辗转到和田之后,打算先落脚然后再找好吃的。
她们在住进和田县的一家小旅馆,又攻旅馆的老板聊了一会儿,老板人很好客,也很亲切,赫连幽他们从老板嘴里听到不少的趣事。
两人商量着明天再出去,所以在附近的面馆一人吸溜了一碗拉面之后就回了旅馆休息,纬度高的地方,冬天日照时间就短,赫连幽和唐俊几人在旅馆睡觉打发时间。
第二天一大早,两个人刚刚起床,就听到旅馆老板说是巴扎天,可以出去玩,巴扎是维族语,就是集市的意思。
在这地方,因为地广人稀,很多地方购买东西很不方便,所以通常几十公里就会有一个集市,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次农贸交易,到了这个时间,方圆几十里的人都会来赶集,小商贩们会抓住时间在集市上位摆摊吆喝,一些普通民众也会把自家生产的瓜果家禽手工制品之类的东西背到集市上卖。
当然,在和田最不缺少的就是和田玉了,一些以挖和田玉为生的农民在挖了一整年的和田玉之后,会赶在年尾的这两个月在集市上出售,积攒一整年的玉料变换成纸币,好回去过年。
这些堆满玉石的摊子,西秀市那些贩卖翡翠毛料的市场没什么区别,油布铺在地上,一块块石头以大小和颜色被分作好几堆,晒得一脸黝黑的小贩坐在摊位后面,静静地等着买家光顾。
不少外地玉石商人正是瞅准这个时机,老远赶到和田来购买玉石,一个个夹着皮包的汉族玉石商人走在这些摊位前,随意地挑选着这大把的和田玉料,碰上感兴趣的才会蹲下身来,掏出放大镜和手电筒仔细研究。
赫连幽对那些贩卖羊肉家禽和手工制品的摊位不感兴趣,倒是对着和田籽玉很是喜欢,跟在那些玉石商人后面左瞧瞧右看看,有些好奇又有些跃跃欲试,毕竟她可是带着唐俊给的任务来的。
唐俊懂几分古玩,也懂几分翡翠,但是对这和田玉其实懂得不多,看赫连幽左顾右盼,顿时就明白她想做什么了,有些尴尬地道:“小老板,这和田玉怎么挑,你会吗?”
赫连幽摇了摇头:“我最近恶补了一下和田玉的资料,不过只有理论没有实践。你呢?”
唐俊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回道:“我也不懂,平时接触得少。”
“没事儿,我们先看看再说!”赫连幽挥了挥手不在意地开口,要是真拿书上学的去赌石,只怕是十赌九输,她可是有作弊利器的人,完全不担心会出纰漏,这样说着,她就蹲在了一个摊位前。
她之所以蹲在这儿,是因为这个摊位上看玉石的人不多,只有一个七十来岁的老头,他拿着放大镜和手电筒在仔细观察着摊位上的玉石毛料,时不时地拿起一块毛料看看又摸摸。
那个老头看了足有一刻钟,才从摊位上选了三块玉石,然后跟着卖家讨价还价,最后谈妥了价格结账走人。
赫连幽就蹲在这人身边,也没有搭讪,只是默默地将这人挑选的石头情况记在心里,见这人将买到的玉料装进随身的一个行李袋里,又转身往另一边走,赫连幽又继续尾行跟在这人身后。
唐俊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70990/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7099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175 偷师学艺)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半杯温水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