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份老家的麦子早就收完了吧。可惜到现在还是没有时间生产收割机。”大明下定了决心,收割机等农机一定要生产,干脆就在这边开始生产吧。
摊子铺设的太大,杨桃很担忧因为公司过分膨胀而导致管理混乱。但是德新公司有一个好,他不会像一些企业那般过分苛刻,对于人才兄妹俩是不吝啬钱的,因此一些海归和名牌高校的mba在努力投简历。
“哥你知道么?富人和普通人的根本区别。普通人收入多少过着相对的生活,他们会因为财富的多少量力而行。而富人会想着结果,为了结果他们会调动一切可调动的资源。而我们务必要做到后者。”
妹妹的这段至理名言他牢记于心,从泰国那“抢”到的两亿美元已经正式开始对俄投资,最高兴的自然是伊尔库斯克政府。
然而生意不会是一番风顺的,当大明满脑子期待着耐火材料的研制成功新的危机出现。
贝加尔湖是清澈透明的,就算再穷俄罗斯人和当地的游牧民族也不希望湖畔受到污染,就算钟皓凯努力的治污,建设了大型的废水处理机制,这还是令当地人很反感。
其实在苏联时代当地人就很抵触这个工厂,但迫于苏联的存在他们只能隐忍,因此苏联倒台工厂迅速废弃。到了现在矛盾发生,一些举着牌子的人出现在工厂门前,甚至和工人发生了一些冲突。
终于钟皓凯曝出喜讯耐火材料终于配制成功,兄妹俩领着陈玮翔迅速回去。
材料还需要验证,杨桃还以为新型高炉已经造出来,其实摆在她面前的是一块砖头。钟皓凯道:“耐火材料最好先实验,如果它受不了高温就会融化气化,如果它经受得住3500度以上的高温那我们就进行下一步。”
实验的方式很有趣,这继承了俄罗斯人一贯的简单粗暴的解决方式,就用航天燃料对着它pēn_shè。和预料的一样,这块材料没有气化,它只是被烧红却没有变形。“乖乖,这东西这么坚硬。”普加乔夫带着护目墨镜惊讶中,他知道一旦这东西量产,它本身就是巨大财富。
实验的成功的,四人就在试验车间口头达成共识,这个超级高炉要马上开始量产。普加乔夫很高兴,但高兴很快就变成忧虑,因为州政府打来了忧心忡忡的电话。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74236/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7423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二百四十五章 超级高炉)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重生的杨桃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