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抗战惊雷- 第二百六十四章 首战告捷(2/2)

文/样样稀松
抗战惊雷 | 本章字数:1169  | 抗战惊雷txt下载 | 抗战惊雷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坏娘子:七夫之祸万事如易天下图校花的透视狂兵扑倒吧,少爷一晌贪欢:腹黑总裁二婚妻特战之王樱花下的血刀魔神乌托邦绝地反击荆楚风雷最强特种兵之龙刺
萧县的地理位置也让鬼子有掉以轻心的因素。萧县紧靠徐州,素有“徐州后花园”之称,县城距徐州只有十五公里。

十五公里啊,三十里地。别说汽车了,就是步行,又能花多长时间?

因此,对于敌人会对萧县展开猛烈进攻,鬼子是缺乏心理准备的。能够就近快速增援的徐州,又有三千多鬼子驻扎萧县,公路、铁路在延伸,据点在设立,萧县本地的抗日武装已经被完全压制,或降或避,全部荡平只是时间的问题。

在鬼子看来,萧县的防卫和戒备范围已经扩展出去,外围稳固,县城的兵力就不必留那么多。所以,县城只有七百多鬼子,剩的两千多则全布置在了公路、铁路沿线。

其中,又以充当向西推进的前锋的兵力最多,陇海铁路、萧永公路的西端,各有将近一个大队的兵力。而铁路、公路沿线的据点,则多是班排级的兵力守卫。重要的据点,也不超过一个中队。

对鬼子这种布置可以做个形象的比喻,那就是“铜头铁尾豆腐腰”。尽管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鬼子统治区内部的兵力是空虚的,但在敌我之间的边沿地带的兵力和防卫还是比较强大和严密的。

当敌人兵力多,对我加紧“蚕食”和紧缩时,这一地带就会向根据地内移动;当敌人兵力减少,我军力量增强,将敌人往外挤压时,这一地带就会向敌占区移动。

作为抗日军民的前沿阵地,边沿游击区坚持得好,根据地就会巩固和扩大;否则,根据地就会遭到敌人的“蚕食”和摧残。而且,边沿游击区还是根据地外围的扩张线,是实行“翻边战术”的跳板、通道和桥梁。

所以,在宫本加紧在萧县的扫荡进剿、分化瓦解等行动,并使宫山大队的处境陷入不利的境地,边沿游击区不断向根据地退缩的情况下,杨天风发动反攻作战,时机可以说是掌握得很好。

正象杨天风在《游击攻略》中所写:当敌人准备进攻根据地的兵力很强大,而我们无法正面阻止时,为了迫使其回兵,我军就攻打敌军的侧后方向,把战斗推进到敌占区,甚至是敌人的心脏,从而使我们更有效地对付敌人的蚕食和扫荡,同时扩大了根据地。

纵深穿插,大范围迂回,不仅切断鬼子伸向根据地的触须魔爪,还要把隔离开的鬼子当作孤军深入,予以歼灭性的打击,并力争把边沿游击区重新推回到县城周边。

正确的战略,合理的战术,局部占有绝对优势的兵力,联合所有力量形成的多处开花的态势,使这次反击作战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战果。

一夜之间,铁路线上的黄口镇、闫集镇、刘套镇被第二十五师两个旅和四千多八路军联手攻克;公路沿线的马井镇、杜楼镇、丁里镇则被第二十六师夺取。由战斗到战役,新七军和八路军从三面形成了对萧县县城的包围。第二十五师第三旅则作为清除部队,对被切断联络的敌人据点进行攻坚消灭。

如果说夜里的袭攻作战打鬼子打蒙了,判断不清对手行动的规模和性质的话,到了白天,全面被动的态势已经很明显了。

徐州日军立刻紧急组织部队,并急令宫本率军返回,击退敌人进攻,稳定萧县局面。(【更多精采尽在Www.00kshu.com 零点看书小说网】。)


状态提示: 第二百六十四章 首战告捷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二百六十四章 首战告捷(2/2) 返回《抗战惊雷》目录下一章:第二百六十五章 整编宫山大队(快捷键→)

推荐阅读我的公公叫康熙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大唐腾飞之路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大明话事人谍影:命令与征服满唐华彩神话版三国霍格沃茨:我真是模范巫师北朝帝业我祖父是朱元璋机战之无限边境